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2篇)年工作纪实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1年工作纪实汇编
(12篇)
目录
1.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2.广西法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纪实
3.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纪实
4.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驻会泽县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5.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林业工作纪实
6.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7.吉首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工作纪实
8.金昌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9.隆回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10.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街道办事处工作纪实
11.塔河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12.沾益区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2021年12月9日
使新渤海轮渡公司以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践行和践行社会主义理念为根本,以文明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健康的时代新风尚,为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磅礴力量。
据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介绍,公司连续10年车客市场占有率、营业收入、实现收益、上缴税金等均等列全国同类企业之首;连续多年获得“AAAA”物流企业、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等荣誉。2013年9月,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成为全国交通首家获得荣誉荣誉。的生产企业。
共克时艰巨挑战企业发展
同舟共济抗击疫情,确保“黄金水道”安全畅通。新冠肺炎疫情,渤海轮渡沿着“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营养施策”总要求,坚持“一断三连续”“三不一优先”原则,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公司党委向******发出倡议,号召党员率先垂范,做好“布带头”,带头驻守疫情第一线。带对船舶进行消毒、为观测温度;让党旗到“双报到”社区协助排查登记、政策宣传等工作,尽显党员头衔。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飘扬。新冠上市后,公司第一时间决定免费为员工注射疫苗,快速在公司构筑“群体智力障碍”。感染新冠赛车实例,未发生一例时装公司汽车导致新冠赛车的场景,确保渤海湾客滚运输“黄金水道”的安全畅通。
渤海轮渡独立围绕安全生产发展大局,以“越是困难越向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顽强意志和昂扬斗,全民责任群众保证群众壮大安全管理主体,公司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安全压力治理、公路状态治理、公路状态治理、高铁业迅猛发展、渤海湾常装运力不断壮大、航空、运动新冠肺炎疫情、人货分离等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在危机中育先机、局变中开新篇,对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奋发有影响,坚克难,推动公司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于新建介绍,“十三五”与“十二五”相比,公司总资产由36.81亿元增加到52.58,据悉是原来的1.43倍;净资产由28.46增加到35.85,是原来的1.26倍。飞机轮线长度2309米增加到35240米,原来的1.53倍;客流量由17322个增加到23532个,是原来的1.36倍;车运量由264.55次增加增加到368.82.持增加3次,是原来的139倍;消费量。营业收入由72.34=原来的1.30倍;收入增长到14.85增加到22.19,是原来的1.49倍;上缴税金由5.49增加到8.99财政,原来的1.64倍发展公司由个体的滚运运输、国际客滚运输、邮轮旅游、融资租赁、燃油燃料供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所承运车辆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能源,减少了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
厚培文明沃土提升企业文明程度
高举思想,构筑高地。今年4月,渤海渡党委书记于新远探公司部分党员、骨干、先进近百人,走进革命圣地——延安,把党史教育课堂教学这里。山下重温入党词在杨家岭“七大”会找寻觅觅誓词,在枣园旧址诵诵《为人民服务》,在梁河感悟******,奋斗的岁月…… 渤海轮渡总是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好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学生政治学习30多次;报警“书书渤海渡轮”读书,筑牢阵阵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之舵,守住思想防防,巩和发展了思想线;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书记讲授党课、视频、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基地到红色基地学习学习等多种方式党史学习,引导群众领袖学增强学史明理、史增信、史崇德、学史力行,北极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中砥砺初心、汲取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奋进力量新时代现代化企业集团建设新局面。
深刻的主题活动,流动文明新风。富有活力的“讲文明、风向”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坚持“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等,引导职工讲文明、有公德、守模式、树新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认同,利用公司报纸、网络、电子屏等平台,引导职工参与文明城市创造、创文明单位、争做文明公民;大力倡导“道德讲堂”建设,倡导“四爱”“四德”主题,组织学习《新时代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全国道德范”的感人事迹等,弘扬道德模的崇高精神教育;宣传“我们的节日”活动,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传统节日,广泛传播传统节日和文体娱乐等精神的职工文化活动,表演中国文化,弘扬中华。
深化品牌建设,提升文明程度。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文明程度。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人民群众的成果工作成果的根本原因和把标准作为标准。全面深化特色提升服务管理、职业技能培养和技术大比等活动,提升服务技能;支持争创“文明班组”“组织标兵”“服务明星”等活动,领导干部职工主动热情服务、学生周到服务、文明规范服务;支持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坚持“有难帮大家” “有事您说话”“青年志愿者”等活动,餐饮办为招待、劳烦劳务多实事办事,喊“真情相伴,海上家园”服务品牌。满足家庭2000多人次,帮助他们享受生活上的人次。他们拾金不昧,将600余件价值近20产品的电子、重物品想扬方归还。 ,江渤海亮丽的风景线。
推动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以活动为载体,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纵深发展。强化企业愿景、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企业理念的宣贯和推广,宣传渤海轮渡文化精神的大讨论,增强企业文化力,使之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化于形,形成新的外貌和行为规范,并在各自去探索、去实践,让轮渡的文化精髓而自然地从行动喷涌而来,让渤海轮渡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互相促进、比翼齐飞,形成同舟共济、同舟共济、同舟共济的团队文化,集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动力;表达企业文化活动。 、文比赛、经典诵比赛、庆祝文化建百年华诞职工文艺汇演、军民联欢等多种形式的企业形式,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凝聚力和提升企业表现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完善企业体制建设,规范职工行为。
渤海思想宣传工作,牢牢牢牢抓住主动权。网站、公司微信、抖音、电子屏、向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建设,提升职工凝聚力和心力;记录企业发展足音,凝聚精神力量。提出好主题宣传工作,讲好的故事、企业发展故事,从各方面表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管理、企业发展、党建工作、职工工作等所取得的成绩,增强职工对企业发展的坚定信心,提升职工对企业发展的气泡感,企业良好形象。 ,公司一次在社、中新社、央视新闻条、学习强国等新闻头新闻媒体发表稿件上新篇头新闻稿件,宣传新闻工作了报刊有字、电视有影、广播有声、网络有文,提升了公司的泳装和美誉度。
践行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生活质量
为职工办实事、办事,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查体;历来举行离解放职工座谈会并分发慰问品;常态化支持青青、夏清凉冬送温暖、右运会、工间操等文活动;长效帮扶机制,持续支持“有难”大家帮“结对子帮扶”、“有事您说话”的志愿服务、“两节送温暖”、“金秋助学”“五必访”等活动,旅游为职工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解决职工后顾之忧;连续1年调增职工工资,年均能达8%;职工薪酬公积金提高比例由3%至最高22%;建立企业年金制,除为职工谋取“五险一金”外,还为职工购买了家庭财产综合保险、意外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招聘员工,为员工购买烟台市居民健康保险等。发展企业与职工共享,职工的生活质量和保障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
承担社会责任 发展成果回报社会
渤海轮渡总是把造造滚作为最大的政绩,人民群众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斥资近50美元建造了14艘新型客货滚船,突破了11艘老旧客船,平均年龄由近30年,微改善了住宿乘船为9年;名老人坐游轮、金榜名送平安、劳模免费乘船、建军节恭免费乘船、免费向送送行李、免费为司机进行千岁检测公益营销活动年、年报;“让广播民回馈社会”活动举行,对载运救灾救灾车辆运送车辆运送“优先运输、运输、运输、军车免费”,确保了救灾物资运输畅通无阻等。对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运输运输鲜活产品的车辆优先、优惠运输,保证了节日物资的及时供应。
9月9日,渤海轮渡党委书记于新建出席,由公司赞助建设的任常伦纪念馆新馆吊基并为项目培土吊基。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红文化,与一级战斗英雄任常伦的家乡——常伦庄“对子”,互助互学互助,促进建设红色基因特色村项目实践活动。移植100个改良改造改造常伦常脉。纪念馆,让更多人了解常伦的英雄事迹,让英雄的精神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每年走访慰问常伦庄80岁以上老人、低保户、五保户、军属;常年购买常伦庄特色青少年足球和公司食堂,帮助乡村农场农业存量,解决农业销售问题,增加收入,助推常伦庄乡村产业发展;对常伦考取科以上高校并就学生级学生庄奖励,同时,在新生活胜利的同时,鼓励年轻人努力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为未来乡村发展提供更多人才资源保证;以就业促民生,优先录用常伦庄优秀应届会议复转退战士;寄给常伦庄一周免费一次一次渤海渡客滚船升船,以及乘舟创业经济发展。
军民鱼水情浓,“双拥共建”常态化支持。公司党委组织与军队签订共建协议,定期组织共建组织职工到部队进行封闭训练,邀请军事官兵到公司进行训练,支持文化交流活动;每年结合“国防教育日”和“八一”建军节,积极寻求互帮互助学活动,受到部队的好评。
广西法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纪实
2021- 08-02
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
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法院坚持把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政法工作的根本标准,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足岗位实际,多措并举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主动作为——打通为民“最后一公里”
迟迟拿不到劳务款,挖掘机师傅孙先生只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该工程项目负责人陈某起诉到了法院。
“法院效率太高了,你们在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谢谢!”7月7日下午,横县人民法院启动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不到一小时就成功化解了这起劳务纠纷案件,被告陈某当场通过现金支付的方式将所欠劳务款一次性结清,孙先生十分激动。
这是广西法院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一个缩影。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区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多种形式推出为民利民惠民便民的实招,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公平正义,时刻感受到法律保护,千方百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党领导的民心。
涠洲岛,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6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涠洲人民法庭举行“涠洲岛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联动中心”挂牌仪式,通过建立联动中心,更好地发挥司法保障服务联动作用,进一步保护改善涠洲岛生态环境,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努力将学习教育转化为为民办实事成果。
6月17日下午,广西高院法官驱车4个小时从南宁来到靖西市吞盘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何某一次性发放司法救助金10万元,解决了困境儿童的抚养、教育和健康成长难题,真正做到为民办事,为民解忧。
从坐等救助到上门救助,不仅是字面上的变化。广西法院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司法为民宗旨,把司法救助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机制,创新举措,精准发力,主动为困难群众办理司法救助金领款手续,尽量让群众少跑腿或不跑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聚焦主业——把办实事融入工作中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识到错误了。”7月8日,全州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庭前调解了一起抚养费纠纷,妥善解决父母之间因子女抚养费引发的矛盾,当事人唐先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龙女士与唐先生离婚后,女儿小乐由龙女士抚养。因为离婚后的琐事纠纷,唐先生赌气拖欠女儿抚养费3万元没有支付。今年6月底,龙女士向全州法院提起诉讼。
考虑到此案为家事案件,关系到社会稳定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法官随即联系唐先生和龙女士到调解室,由全州法院特邀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在调解员的努力下,这起案件最终通过诉前调解成功化解,一站式为群众办了实事、解了忧愁。
为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期待,广西法院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广使用广西移动微法院,推出线上立案、网络拍卖以及“指尖诉讼”“云庭审”“云调解”,特殊群体“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便民司法服务和措施,更加方便人民群众“打官司”。
围绕群众安居乐业的需求,广西法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涉民生违法犯罪,开展涉案款物专项清理处置行动,开展涉民营企业积案集中攻坚行动,为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处在基层第一线的人民法庭既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窗口,又是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为此,全区法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改革法庭工作机制,改进群众工作作风,推广巡回办案,开展“一村一法官”活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大胆改革——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法官好,我的案件撤诉了怎么退诉讼费?”6月28日,当事人黄女士发现,到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法院办理诉讼费退费可以直接转款,不用自己专门跑一趟了,让她忍不住直呼太便民了。
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鱼峰区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持续推出便民新举措,6月28日起,该院办理诉讼费退费、代管履行款请款手续由承办法官负责办理,直接流转至财务部门完成转款,当事人不用跑法院自行办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全区法院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为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6月24日上午,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开展为民办实事“开门接访”活动,与来访的40余人面对面交流,倾听、了解、记录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及时有效为群众排忧解难,获得来访群众的理解和好评。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关键在于一个“实”字。6月22日下午,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包括4大类10个项目17项具体措施在内的钦州市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进一步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足更有保障。
来宾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动前移服务阵地,安排13名法院领导干部参加“来宾政法大接访”活动,集中受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截至6月26日,共接访16人,来宾中院均解答回复清楚,来访人员均表示满意,大接访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树高千尺,扎根沃土。全区各级法院不断健全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成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纪实
2021- 04-01
作为大兴安岭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唯一省级试点县,近年来,塔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其所、站、点建设,坚持高标准定位,致力高质量建设,注重作用发挥,强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让文明实践之花处处盛开。
党建引领,压实责任,强化机制保运行。塔河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纳入党建工作,确立了“以党建统领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全面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由县委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由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担任中心副主任,成员涵盖林业局主要领导、各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心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和检查考核,从组织领导、机制运行、资源调配等方面为工作开展提供全方位保障。派出人员先后深入到方正、通河、安达等全国试点县(市)学习先进经验,并结合塔河实际,制定出台了《塔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对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运行机制、责任分工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夯实了基础。
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搭建阵地聚合力。塔河县打破阵地壁垒,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对县、乡(镇)、村(社区)和各部门的各类场所进行盘点、统筹、归类、整合,实现场所与设施融合、功能与活动融合,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阵地就建到哪里。用党员电教中心、农民课堂、农家书屋、图书馆、综合服务中心、少年宫、文化广场、文化公园等串联起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广场,织密横向、纵向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精神家园、服务窗口。其中,文明实践中心共设“三区一馆一社一厅一堂一站”,“三区”即“火热的信仰、不忘的初心、文明的塔河”主题展区;“一馆”即朱宏书法艺术馆;“一社”即文学社;“一厅”即特色文化展厅,“一堂”即文明实践大讲堂;“一站”即志愿者服务站。通过规范开放,突出功能化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塔河县共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所11个、文明实践站11个、文明实践点18个,实现了乡镇村全覆盖。塔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接待省、地、县级和当地参观单位120余个,接待参观人员2700余人次。
夯实队伍,精准对接,志愿服务不止步。依托各类志愿者资源和人才,塔河县组建了1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委书记担任队长。组建了6支以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成立了县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制定出台了《塔河县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塔河县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者爱心积分超市管理办法》,以“美丽塔河建设”为总体目标,确定“+乡村振兴”“+美丽家园”“+旅游交通”“+科教文卫”“+关爱援助”“+重要节点”等六项志愿服务行动主题,推出“菜单式”志愿服务机制,精准对接志愿服务项目,让群众“微心愿”得到解决。出台了志愿服务积分制度,通过道德银行、积分商店、爱心超市等形式,增强了群众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现已有志愿者人数10753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70余场,“萤火虫”“金盾”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效应凸显,深入人心。
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活动开展常态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灵活制定每月活动计划,突出本地特色,立足于乡村振兴、服务百姓这一重点,通过“讲、教、评、帮、乐、礼”等方式,搭建起理论政策、文化礼仪、科普技能、道德法治、文体活动、健康卫生6大平台,开展了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我们的节日”“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七五”普法等活动已成为品牌;“美丽塔河爱卫行动”“我们的清明文明缅怀”“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主题党日”“微型党课”“小手拉大手”等特色主题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同时,在全县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开展了两届“最美塔河人”评选活动,推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敬老爱亲等先进典型36人,让好人事迹感动全城。
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驻会泽县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2021-12-10
清澈的以礼河跨过亚洲第一土坝后,顺流而下依次流经会泽县金钟街道石鼓和钟屏街道鱼洞、以则3个社区。在这珠串一般连在一起的3个社区里,驻扎着由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派驻的3支乡村振兴工作队,他们从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的“前辈们”手中接过接力棒,肩负新的使命,开启新的征程,在乌蒙山中、以礼河畔谱写着新的画卷。
旌旗猎猎勇担当
今年4月30日,曲烟举办2021年“致敬奋斗者”颁奖仪式暨宣讲活动,对全体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历年参加脱贫攻坚工作的25名队员颁发荣誉奖。曲烟挂联帮扶的会泽县社区干部到场赠予了“看实干、看品质、看内涵,就看红云红河集团”的锦旗,致敬在脱贫攻坚战线上作出不懈努力的各级组织和个人。
曲烟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来到了风景如画的以礼河畔。这3支队伍一共有13名队员(其中12名队员、1名挂职锻炼),分别由工厂派驻到挂联的三个村驻村开展工作。其实,他们当中有10人是脱贫攻坚驻村的“前辈们”,在组织和群众需要他们时,他们义无反顾,勇担重任,接续奋斗。
吕金明是石鼓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曲靖卷烟厂党委任命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党的政治建设工作小组组长。他说:“驻村伊始,厂党委就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中成立党的政治建设工作小组,突出政治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精、敢担当、善作为的驻村工作队伍。”
吕金明告诉记者,厂领导多次到社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及时了解队员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明确工作要求,帮助解决各种困难。政治建设工作小组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每月组织1至2次集体学习。全体队员签订严守“六项纪律”“五拒绝”和反对身边“微腐败”承诺书,全面加强纪律监督,实现管理、监督、制约全覆盖。
“议事共商、工作共干、责任共担、纪律共守,基本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曲烟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政治建设工作小组副组长、以则社区驻村工作队员裴柱光说,整个驻村工作队的氛围很好,大家团结协作拧成一根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所能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不但他们队内的氛围好,而且与社区‘两委’班子、社区群众相处得非常和谐融洽!”石鼓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金朝林如是说。
战鼓声声善作为
到村后,驻村工作队员对各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对每个社区的人口、土地、产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研,掌握了实际情况,为因村施策、因地制宜、科学帮扶提供了大量原始数据与参考。
今年,3个驻村工作队均配合社区圆满完成了精准扶贫普查、返贫动态监测、户档装袋等工作,还完善了曲烟历年帮扶项目的各种档案资料。
这些工作说来不过几句话,写来不过几行字,但做起来却要超乎想象的耐心与汗水。仅仅一项简单的对2013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进行核对检查的工作,全体队员发扬“白加黑”“5加2”精神,共完成了894份资料装袋工作。
金朝林说:“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他们辛勤的努力。这些资料袋里不仅装着纸质的档案,还装着驻村工作队员对群众沉甸甸的爱。”
完善曲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历年来的帮扶项目资料也是一项重大工程。“我们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对曲烟历年来的78个帮扶项目进行一项一卷核实清查,对其中13个项目资料进行补充完善。至目前,曲烟全部帮扶项目均有完整的支撑资料。”裴柱光说。
记者来到鱼洞社区采访时,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高文和队员刘冲开、朱力波、张跃正在协助村里落实县里安排的工作。
40岁的张跃已经驻村三年,本该是全家顶梁柱的他如今却远离妻子和两个孩子,在完成脱贫攻坚的驻村工作后,继续坚守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一开始劝导村民不要乱丢垃圾时,收效甚微。我们就站在垃圾箱边,群众扔完我们又捡起来重新扔进垃圾箱,就这样一点点去改变大家固有的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一桩桩、一件件,工作队员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也正是在驻村队员和村干部的带领下,乡亲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很大提升。高文说:“只要怀着一颗为群众办事的真心,群众就会看得见,他们就会跟着做,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流水淙淙兴产业
石鼓、鱼洞、以则位于以礼河的中游,这一带水流平缓,两岸杨柳婀娜。潺潺的水声流淌在初冬金黄的柳树叶下面。
这一带还是会泽县水果种植的主要区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远近闻名的会泽宝珠梨就产自这里。这里还是水果种植的省级标准基地,“歪苹果”“黑苹果”等知名苹果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何廷彪是石鼓社区4组的水果种植户,他的种植面积在村里只算中间水平。以前因为水利基础设施不配套,一到旱季就为浇灌发愁。这两年在曲烟的扶贫项目帮扶下,农灌沟渠修到了家家户户的田埂边,他也通过种植水果致了富,投资80多万元建起的三层高的别墅非常漂亮。在别墅前院,他散落着种植了几棵苹果、桔子、李子树。冬天的暖阳洒在金黄的桔子树上,显得格外喜庆温暖。
像往常一样,这天吕金明又带着驻村工作队员王伟、姜浩、吴巨锐一行来到他家入户走访。见到大家进来,何廷彪招呼大伙儿围坐在院子里,向大家聊起了今年的收成。“今年中秋节前,我家的宝珠梨、苹果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卖给曲靖卷烟厂的职工们,一共卖了两吨,省心省时省运费,价格还高,感谢驻村工作队和曲烟职工的帮忙!”
这是曲烟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工作带来的成效。何廷彪说,他们村里有20多户果农的水果都是销往曲靖卷烟厂,群众们非常满意。因为水果品质好,厂里的职工有些还主动联系回购,村里的果农因此还有的和职工“结了亲”。
吕金明介绍,今年,曲烟继续实施消费帮扶措施,通过厂工会组织积极践行以购代捐帮扶政策,选定帮扶村的特色农产品作为职工节日慰问品,以实际行动真情帮扶挂钩村经济发展。
裴柱光说,曲烟还计划在石鼓村探索与“832扶贫采购平台”等国家级电商平台合作路子,让村里的水果卖得更远、更多,让果农的腰包更加鼓起来。
书声琅琅感恩情
“亲爱的曲靖烟厂的叔叔、阿姨们,你们送给我们的桌子、帽子、飞机模型等都收到了。看着崭新的书桌,我们更想好好学习了。看着干净、规范、整洁的食堂,我们每天都洋溢着幸福的滋味。除此以外,你们还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比如,修葺一新的校园、整洁的教学楼、漂亮的遮光窗帘、暖和的被子、崭新的篮球架……谢谢你们!我们一定会更加好好学习,就像我们在语文课本中学到的‘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将来长大成人,做一个向你们一样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是会泽县钟屏街道钻洞小学全体学生写给曲烟的一封感谢信。
“曲靖卷烟厂为我们捐赠了很多物资,相信在他们的帮扶下,孩子们一定会健康成长,感谢他们的深情厚谊。”钟屏街道中心校校长李绍会心中同样充满了感激之情。
歌声袅袅话振兴
冬天的暖阳照耀在大竹山下的杉高树村,以礼河流淌至此,两边的山越来越高,河谷显得窄了起来,这里属于以则社区第4小组的管辖范围。在一个文化小广场上,群众们有的唱,有的跳,有的在认真聆听,好不热闹。
“党的政策好,谢谢******!村里来了工作队,乡村振兴更美好!”以则村乡村振兴文化宣传队唱出的歌声就是村民的心声。
张柱芬是这支文化宣传队的主唱之一。她说:“白天人要少点,晚上人更多。我们把党的好政策变成通俗易懂的歌词,加上简单的舞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家很喜欢。”
原来,曲烟驻村工作队进驻村子后发现,村民们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缺乏健康的娱乐生活。扶贫先扶智,振兴先振精气神。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文化阵地建设,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丰富起村民的精神世界,驻村工作队把村里的乡村文艺骨干召集在一起,积极组织筹建“乡村振兴文化宣传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承会泽海腔文化,弘扬以忠孝为主线的传统文化等。
为了资助这支宣传队,曲烟工会向全厂职工发起“培育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募集倡议书,募捐到电子琴、长形手鼓、圆形鼓、葫芦丝等乐器,以及帽子、品牌文化T恤等物品。同时,驻村工作队还积极争取曲烟各部门支持,对这支宣传队进行乐器、舞蹈、乐理、表演方式等方面的培训,让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越来越受到群众喜爱。
福乐绵绵展未来
曲烟卷包部值班长王胜枝是曲烟的后备人才,今年,厂党委派他到以则社区基层一线锻炼,和其他下派的12名驻村工作队员一起为会泽县的乡村振兴奉献力量。
一天傍晚,队员们来到以礼河边巡查以礼河的环境卫生情况,王胜枝掬水在手,看着清澈的以礼河水,不由会心而笑。
“我们会认真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安排部署,主动担当履职,扎实开展工作。”王胜枝介绍,曲烟将进一步统一驻村工作队思想,牢固树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意识,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谱写新的篇章。
“着力加强项目管理,严格规范项目申报、过程监管、项目档案等要求,做到项目实施标准、规范。”“持续探索产业发展路子,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继续做好消费扶贫,通过网络和实物采购的方式,促销当地特色农产品。”……
他们提出的思路清晰,措施具体,在未来的驻村工作中,大家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展现烟草行业的责任与担当。
日复一日,以礼河水奔涌不息。清澈的河水流过千年不变的堤岸,也映射出日新月异的山乡图画:因为他们,泥浆路变成水泥路,乡亲们看到了致富的出路;因为他们,水管引到家门口,村民们找到了幸福生活的源泉;因为他们,路灯照亮乡村的夜晚,村民心中亮起了希望的灯塔;因为他们,灌溉沟渠修起来,果农们尝到了增收的甜头……对帮扶的3个社区群众来说,这种接续不断的幸福胜过以礼河水之悠长。对驻村的13名工作队员来说,只要心中有老百姓,舍小我、顾大家,以礼河两岸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林业工作纪实
2021- 06-03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位于湘中偏西南,辖25个乡镇(街道),5个国有林场,572个村(居、社区),总面积429.9万亩,总人口130余万人。现有林地面积256.5万亩,森林蓄积量1096万立方米、覆盖率59.92%,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先后获得“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金银花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等荣誉称号。行走在隆回,绿不断线,景不断链,有山皆绿,有水皆清,处外都是一幅幅美丽画卷。
“三位一位”牵住责任“牛鼻子”
组织领导到位。一直以来,隆回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秀县”战略为抓手,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县委常委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部署调度、统筹协调,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以及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森林资源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由乡镇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的工作落实,切实建立起上下联动、统一高效的工作推导机制。
责任压实到位。各级各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明确“时间表”、划定“路线图”、落实“责任链”,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积极攻坚,主动作为,确保优质高效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严格考核到位。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列入乡镇和县直机关绩效考核内容,制定出台《隆回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明确考核目标、考核标准、时间要求和奖惩办法,年终进行综合考核,并兑现奖惩。每年,该县对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对排名靠后的单位,督促其整改到位,确保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字真经” 念好生态保护“紧箍咒”
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按照森林资源管理要求,对标对表,狠抓落实,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方面下足功夫。念好 “加” 字经。近年来,县财政持续加大林业投入,2019、2020年分别投入林业资金2111万元、2411万元,递增14.2%,全面强化了财力保障。其中,对5个国有林场实行全面禁伐,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生态保护,确保林场正常运转。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42.9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3.2%,全力推动森林资源有效增长。以创建森林城市工作为抓手,自2018年以来,大力开展城区补绿、乡村增绿,廊道接绿、生活添绿四大行动,共完成人工造林9.8万亩,实施生态廊道建设193公里,178个村开展绿色村庄创建活动,对2270株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推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高效开展。念好“减”字经。推行森林资源“休养生息”理念,出台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的通知》,规定每年1-5月实行休伐,冻结商品材采伐指标。
在落实森林采伐减伐行动上,严控林木采伐限额,“十三五”期间全县年采伐计划控制在13.67万立方米左右,为森林采伐限额的50%,较“十二五”期间下降幅度明显,森林面积、蓄积率均持续增长,实现了“采伐量低于生长量”的目标。严格采伐证核发管理,2020年,全县共发放占采伐限额的林木采伐许可证756份,办理蓄积量3.27万立方米,仅占全年采伐计划的61.2%,有效维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平衡。
“三管齐下”打活管理“组合拳”
规范林地审核审批管理。林地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核心,该县将征占用林地等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网络办公平台,将全县所有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纳入国家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审批,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实行一次性告知提交材料清单,实现了受理、审查、签发分离,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使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更加规范、透明、便捷,提升了群众办事效率和满意度。2020年,全县共办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手续76宗,占用林地面积103公顷,收缴植被恢复费2280万元;办理农村居民建房使用林地手续240宗,占用林地面积2.7536公顷。
规范林木采伐审批管理。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出台《关于持续推进乡镇行政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暂行办法》,将农民自用材采伐证核发下放到乡镇(街道)政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持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做到“一件事一次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加强事后监督管理。
建立项目使用林地定期巡查机制,对项目使用林地实行全过程监管。全县分3个监控区域,运用无人机面积测绘技术,对已经审批的使用林地建设项目实行每半月监管一次,强力监督建设单位按批准使用林地用途、批准面积、地点和范围使用林地,有效避免擅自变更地点、超面积占用等非法使用林地行为。
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黄冈市改革创新工作纪实
2021-11-20
奋进新时代,改革立潮头。
我市积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全力推动各领域改革,在风雨无阻中挺立潮头,在勇毅笃行中写就华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特别是今年,全市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破发展突围,统筹推出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健全财税金融体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司法和社会治理、完善民生保障体制、健全生态文明体制、加强党的建设等“十大改革攻坚”,56个集成改革项目238个重点任务、30个领导领衔项目有序推进,改革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各领域改革步履铿锵
11月3日上午,浠水恒泰电力有限公司“恒泰浠水巴河一期100MW农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领到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这是该县首例“五证”同发。项目负责人熊总感慨道:“真没想到这个项目手续办的是如此顺利!”
聚焦难点、堵点、焦点,我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标一流标准,深化系统集成,改革不断破冰推进,发展局面为之一新。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首次推出黄冈产业地图,明确产业发展布局,构建“863+10+100”产业框架体系。出台专业招商办法,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建立以产业聚集、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容积率等要素为主要指标的市区招商引资项目评价体系,优化市区招商项目审批落地机制。建立重点产业链“双链长制”、科技创新“1+N”政策体系、项目资金与绩效管理关联审批工作机制。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聚力推进营商环境革命。研究制定20余个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施方案,出台深化护航行动九条举措、治理趋利性执法九条禁令,建立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机制。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对标上海自贸区标准,在全省率先开展“一业一照、一事联办”改革。推广复制“六多合一”改革,对招商项目落地实施集成服务机制。深化投资项目“一事联办”改革,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深入开展“清减降”专项治理,电子证照施行大幅“减材料”。
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广团风县综合医改经验,探索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改革。出台支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推进编制备案制管理,推进民政部第五批养老改革试点,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和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制定教育“双减”改革清单,推进义务教育管办分离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巩固提升。政策保障能力大为提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迎来验收。
深化城乡协同发展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浠水县清泉镇开展全省首个镇改街道改革试点,黄州、麻城、武穴12个街道完成街道赋权工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擦亮小城镇”行动。启动市区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建立起“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矛盾调解”治理体系。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
深化干部管理体制改革,为改革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出台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人才绿卡管理服务细则。全面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深入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出台《关于在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中精准容错纠错的意见》,修订完善市级五项考核办法,增设“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专项。
发展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我市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开拓新局,在比拼赶超中给出了发展答案。
关键领域改革突破示范
11月1日,湖北锡成食品公司第四条生产线正式投产,日产达20吨。该公司是麻城经济开发区地标优品产业园投产的首个项目,从签约开始就纳入“先建后验”审批服务的新轨道。“先建后验”是麻城市推行拿地即开工的举措之一。
我市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批有突破性、示范性的典型经验。
全市复制推广一批“放管服”改革经验。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市医疗保障局产前检查费及生育津贴“免申即享”;市公积金中心全业务实行“容缺受理”;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推行“不动产+水电气一体化过户”一事联办;红安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改革试点;红安县“4+2”联办为新生儿提供全周期服务;麻城市工业项目“拿地即拿证、拿地即开工”五证同拿;罗田县服务前移,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武穴市招投标领域推行“评定分离”改革。
大改革来自小突破,小示范带来大作为。
6月底,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5市在黄冈市医疗保障局签订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事项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围绕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中的28个事项,梳理出一批办事频率高、需求量大、群众获得感强的事项实现“跨市通办”。
关键领域的创新改革激活了经济社会发展一池春水,群众企业办事越来越便利,项目一批批集中签约,经济发展一改一季度被动运行局面,GDP实现了撑杆跳。
改革成势见效推动发展
改革点燃新引擎,发展结出新硕果。
11月上旬,我市公布今年三季度经济发展相关数据:GDP增长19.6%,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恢复至2019年的108.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
改革点燃企业科技创新新引擎。截至目前,祥云股份等3家企业完成报会、报所,2家企业完成IPO报辅。大别山振兴发展产业基金及其子基金已撬动投资超9亿元。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上半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1亿元,同比增长35%。黄冈光谷产业园、人福药业、宏源药业迎“飞地经济”之风“起飞”。“无申请退税”为小微企业办理退税2166.9万元。金融机构支持技改项目160个,满足融资需求42.4亿元。
改革点燃优化营商环境新引擎。目前,市、县24个部门106个“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和企业开办涉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办结、一照准营”。在省级21个联办事项基础上新增12个事项,二手房、水电气过户联办得到社会高度认可。5部市政府规章、273件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得到清理,市本级在压减事项64项,县(市、区)平均压减95项,落实减税降费11.99亿元。500个高频事项做到“最多跑一次”。61个事项与武汉市“跨城通办”,58个事项与九江、安庆、佛山跨省通办,可办量均居省内市州第一。黄冈“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改革点燃提升民生福祉新引擎。目前,我市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省级试点有序推进。全市引进医学博士39人、创新团队31个、学科建设和疫情防控紧缺人才373人。养老改革试点争取资金2128万元。市直7所公办、4所民办学校移交黄州区属地管理,市政府、黄冈师范学院正探索共建“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加大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三留守”人员关爱、殡葬改革力度。与武汉、环大别山城市建立流域突发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
改革点燃基层治理能力新引擎。黄州、麻城、武穴12个街道完成街道赋权工作,专职网格员转聘率达到96.4%。全市流转承包地42.7万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052家、经济合作社2964家,化解村级非经营性债务2.07亿元。市区打造“党员进小区,共建好家园”品牌,推动10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实施。全市法官、检察官一线办案力量增加33.07%,“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覆盖率达95%。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点燃创新创造创业新引擎,书写黄冈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改革永不停顿,发展永无止境。市改革办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奋力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激发黄冈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为“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提供强劲动力支撑。
吉首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工作纪实
2021-10-18
吉首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不忘初心,奋勇作为,为助力推进吉首高质量发展和“美丽小康开放幸福新吉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举旗帜,坚定方向,夯实巩固思想政治基础
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及省、州、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五年来,举办传达学习*********重要会议精神、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常委会议专题学习讲座、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市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培训班共120 余次。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锤炼政协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好落实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三个责任制”,为政协履职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开展新中国成立、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中国******成立100周年等系列庆祝活动。引导全市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保持高度一致。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提升改革发展成效
为助力重点项目建设,吉首市政协组织开展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产业管理、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发展等专题视察。政协领导班子、各专委会主任及广大政协委员先后参与张吉怀客运专线(吉首段)、湘西鹤盛原烟易地技改基础设施建设、湘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矮寨德夯大峡谷5A景区创建、排羊山万头母猪智能核心场、雅溪片区路网工程、河溪静脉产业园等省州市重点工程项目,主动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做好协调关系、统筹调度和调处矛盾纠纷等工作,为助推重大项目建设贡献政协力量。
聚焦吉首市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为推动重大改革举措顺利实施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吉首市推行“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城市管理执法、吉首地区殡葬、检察系统转型等重大改革发展问题深入调研;主动邀请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群众代表开展专题协商。通过座谈交流、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听取收集各方意见,当好市委市政府参谋,助推《吉首市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吉首地区殡葬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改革文件的出台并落地生效。
紧紧围绕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州委“562”和市委“三个兴市”发展思路,围绕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产业扶贫、州庆重点项目、河库环境整治等80余项课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调研视察报告,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先后开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落地企业经营情况”“商贸物流发展”等专题调研视察。专题调研报告中很多意见建议被吸纳进《吉首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之中,调研考察的瑞盈光电等三家电子科技公司也在本届政协助推下,落地吉首经开区;《关于推进我市现代商贸物流发展的调研报告》获省政协2020年度各市州、县市区政协优秀调研报告评选二等奖。
创新理念,多措并举,精心做实民主协商效果
构建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常态,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为特色的协商议政新格局。邀请界别群众代表参与政协活动,运用政协云向社会发布政协重要会议内容,深入开展网络议政。2020年6月,积极配合省政协做好“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政策,建立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远程视频协商筹备,省政协委员、时任副市长田小雨进行了大会协商发言,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到会听取意见并充分肯定。
提案办理“直通车”是吉首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的新举措。市政协精选重点提案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阅批并由市党政领导到人到项挂帅督办。同时,采取政协班子成员和委员活动组督办、专委会专题调研督办等举措,完善多层次的提案办理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关于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建议》《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关于加强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的建议》等重点提案得到有效落实。五年来,共收到委员提案575件,立案520件,立案率90.43%,办复520件,办复率100%。委员反馈满意率90.12%,基本满意9.88%。
认真贯彻落实***和各级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要求。五年来,组织委员参加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吉首市扶贫攻坚工作、吉首地区殡葬改革座谈会、市法院扫黑除恶听证会等活动,对有关单位和部门的相关工作广泛开展了民主监督,累计向市自然资源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等8个市直部门派驻民主监督小组,对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不动产登记工作责任制、民族地区教育政策落实、基层公共卫生项目建设等政府工作和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民主监督。为提高行政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忘初心,履职为民,着力提高人民生活福祉
本届政协紧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履职尽责。五年来,累计为驻村扶贫峒河街道上佬村、双塘街道周家寨社区协调、投入各类建设资金1700余万元,用于产业路建设、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美丽乡村和综治维稳等工作。省政协《湘声报》对市政协机关驻上佬村扶贫工作队5年精准扶贫工作事迹进行专题报道,获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积极引导委员参加省政协组织的“三个一”扶贫行动。全市政协委员累计帮扶贫困户800多户,帮助就业4000多人,技术扶持700多项(次),实施项目500 多个,联系、协调、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000多万元。创新“三级联动”帮扶模式,省州市189名政协委员和市政协机关全体干部共同参与,对全市11个乡镇街道、37个村社区的64户家庭共计259人进行结对小组帮扶,切实把人民政协独特优势转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实际效能。
发挥委员岗位优势,通过“希望工程”等公益项目和上争助学资金项目共救助贫困学生531人,帮扶资金100余万元。与市委统战部联合开展非公经济人士聚力脱贫攻坚推进会暨第二批“结对认亲·同心帮扶”启动活动,促成157家非公企业225名非公经济人士投身到结对帮扶活动中,对接247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323个,帮扶资金319万元。组织民盟吉首总支、市工商联及30家非公企业共同参与矮寨镇排兄村“同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工作,并在全州进行推广。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踊跃捐款捐物折合金额共计458780元,助力夺取了全市确诊病例为零的胜利,彰显了政协人的责任与担当。
团结各方,协作共进,营造凝心聚力浓厚氛围
积极配合全国、省、州政协开展《提升茶文化,扶持茶产业》《加强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50余项调研视察活动。先后接待全国政协、***统战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河南省政协等来吉首调研考察组80多批1000余人次。组织湘鄂黔渝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扶贫合作座谈会及现场视察活动,参加4次湘鄂黔渝边区县(市区)政协工作联系会,提交了10余份吉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报告,广泛宣传推介了吉首。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适应。围绕“两民企业”贴息、少数民族政策落实等民族地区发展重要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加强与宗教界人士的联系,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间,集中组织开展百面国旗进寺庙活动,教育宗教界人士爱国爱教;引导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支持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全市新增申报7个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选送的《太阳鼓》代表湖南省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民运会斩获表演项目金奖;上争少数民族发展资金861万元,实施少数民族发展项目51个;协助举办全国自治州自治县脱贫攻坚奔小康经验交流现场会,展示吉首建设成果。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五年来,完成了《吉首故事》(卷二·地名)《湘西苗族鼓舞》《吉首民俗》《歌韵吉首》的征集、出版工作,有力地宣传和推介了吉首市文化旅游资源和浓郁民族风情,为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给予了有力支持。《吉首美丽村寨》《吉首故事》(卷二·地名)分别荣获省政协“走过60年·我们的文史资料”评审活动特等奖和最具可读性奖。运用《湘声报》《团结报》、红网、政协云等各类媒体平台,发布通讯报道、文史文稿500余篇,大力宣传在经济社会事业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的政协委员风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委员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小学入学难等热点问题开展界别协商60余次,先后收集报送扩大民族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覆盖面等200余条社情民意信息,为党委政府研判社情、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如,2018年,省市政协委员阳明明提交的《关于湘西高速公路合理限速的建议》,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副省长陈飞率领省直相关部门来湘西进行专题调研,将龙吉高速最高限速由80公里每小时提高到100公里每小时。五年来,涌现了大批优秀政协委员,共表彰先进政协委员115人,先进委员活动组组长21人,先进委员活动组15个。向子松委员荣获“湖南好人”奖和湖南省“劳动模范”“优秀******员”荣誉称号;周晓波委员被评为“湖南省助力残疾人脱贫先进个人”“湖南省百名阳光致富带头人”。
宏图会就,长征接力。吉首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将在前届的基础上坚定信心,满怀豪情,云帆高挂,破浪远航!
金昌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2021- 04-01
街巷整洁,环境优美;志愿服务,扶老帮困;身边好人,弘扬新风……
近年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用心用情用力,经济与文化同频共振、“强市”与“塑人”齐头并进,城乡面貌、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思想引领
精神文明惠及千家万户
“我们有了******,人民生活大变样;坚定跟随******,幸福生活万年长……”近日,一段抖音上的快板作品收获了大量用户点赞和留言评论。这是金川区新粮地村5位银发老奶奶自发组成的老年自乐队精心编排的快板《夸夸******》。
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用“乡土话”传“新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飞入寻常百姓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对文明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宣传形式,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学习研讨活动800多场次,参加人员1.5万余人次。各级各部门通过邀请讲授、集中轮训、“富民兴陇”系列讲座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主要载体,市、县、区累计开展各类理论宣讲培训活动500多场次。
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实处用力,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金昌人成为市民的共同追求——在市区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33处,公益广告、遵德守礼提示牌等近万块,墙体绘画、栅栏、建筑工地围挡800余处,综合运用新闻媒体、网络新媒体、社会媒介等平台,对上对外对内讲好“文明金昌故事”,在***和省级主流媒体上,金昌一次次以醒目姿态出现。
“金昌市榜上有名,第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更要以实际行动守护这来之不易的荣誉。”如今,在金昌的大街小巷,和任何一个市民聊起文明创建,骄傲和幸福始终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全域共建
文明新风润城乡
前不久,在金川区大漠营盘旅游景区,一场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婆媳互夸会”举行。
近年来,我市不断扩大基层文明创建覆盖面,形成全域创建格局。以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和移风易俗为突破口,全市着力推进各级文明村镇创建,推评出全国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9个,创新打造了“孝善基金”“婆媳、妯娌、翁婿、邻里互夸会”“孝善宴”“暮年老人生日会”等活动品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我市围绕“文明实践、铸魂育人”主题,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高标准建立起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实践所、172个实践站、69处实践基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精选出“敲锣打鼓送荣誉”“孝善矩阵”“爱心手拉手”等优秀项目185个,建立了涵盖理论宣讲、价值引领、便民服务等8个种类的优秀项目库。组织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2400多场次,让群众不仅有了参与感,更有获得感。
积极履责
窗口内外皆风景
如蜘蛛网一般的空中“飞线”一直是老旧小区管理的顽疾之一。
去年,经过前期摸排,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文广旅局等部门以及政务服务、银行、医疗卫生等行业系统联合制定了完善的方案,组织力量集中攻坚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整治“蜘蛛网线”、整治交通秩序、规范窗口行业文明服务等12项重点任务。市区年久失修的49条街道路面、背街小巷全部整治整修,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有效改善……
不仅面子靓了,里子也更实了。针对城市管理中的短板和痛点,我市对症下药除“顽疾”,昔日的管理难点变成了亮点。
以百姓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呈现出“窗口内外皆风景,万树花开香满园”的喜人局面。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开展全国、省级文明单位推荐和市级文明单位评选表彰活动,推评出全国文明单位4家、省级文明单位5家、市级文明单位18家,创建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2020年12月10日,金昌市第八批诚信“红黑榜”发布,全市10家诚信企业、5家失信企业和89名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集中通报。
我市广泛组织开展诚信建设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诚信教育、培育诚信观念、弘扬诚信风尚、曝光失信败德典型,推动各类生产企业、窗口服务单位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诚信制度建设和信用行为管理,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诚信、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特别是政府从自身做起,讲诚信、重民生,将承诺的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工作贯彻到底,缩短了办理时间,优化了办事流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为建设诚信政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崇德向善
道德星光更灿烂
“看到我们金昌市发展这么快,人民过得幸福美满,作为志愿者,我感到特别高兴。我们还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金昌建设得更加美丽。”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李洪启被评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
道德模范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又因群众参与评选而让道德星光更为灿烂。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我市建立完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激励、帮扶礼遇机制,持续开展“德润金昌”活动,推评出“中国好人榜”好人3人、甘肃省道德模范1人、“甘肃好人榜”好人10人。认真组织开展第七届金昌市道德模范评选工作,推评出12名市级道德模范。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金昌市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巡讲(巡演、巡展)”活动22场次,直接受众人数达2万余人次。
不仅道德榜样引领了文明新风,志愿服务也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线。
如今,活跃在大街小巷的文明志愿者和目之所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以及一场接一场的“文明城市”主题宣传活动,都向我们展现了“人心善、风物美”的金昌新风貌。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681个,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96630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0.56%。
全面推进“志愿之城”创建,着力打造“道德银行”“逢六”上街、全民做公益、卡口值守防控疫情、万名干部进社区“三进三帮”活动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在“包街包帮”期间,全市15万人次以上的干部群众主动走上街头参加志愿服务,金川集团公司等各级文明单位走在前列、干在实处,评选表彰“最美志愿者”222人,现场授旗表彰星级志愿服务组织118家,充分调动了创建热情,凝聚了创建合力。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我市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持续开展“网上祭英烈”“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以孩子带动家庭、学校影响社会,努力营造全社会践行文明风尚的良好氛围。
特别是去年疫情以来,各级各部门在抗击疫情中特别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全力协助教育部门做好中小学校线上学习和返校复学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涌现出2所全国文明校园、2所省级文明校园、7所市级文明校园。
放眼今日金昌,一处处城乡面貌焕发生机,一场场志愿服务精彩纷呈,一个个身边好人层出不穷,一股股正能量不断汇聚,金昌市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奋力谱写华美多彩的文明乐章!
隆回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2021-06-24
“从申报到发放贷款才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真没想到有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不再是难题……”
6月15日,在隆回县工业园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办理好贷款的陈先生感慨地说。陈先生是湖南双惠箱包有限公司的老板,落户隆回工业园区有些年头了。一直想扩大生产规模,曾几度因贷款融资难而放弃了心中的念想。如今,有了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担保,他又拾起了多年的梦想。
其实,隆回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直至2019年才摘了“贫困县”的帽子。为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瓶颈,县委县政府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县委书记刘军,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杨韶辉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总是战斗在一线、指挥在一线,做最难做的工作,解最难解的难题,啃最难啃的骨头。在书记、县长的示范带头下,全县营商环境已成了一张精美的城市名片,也创造出了一个个优化营商环境的经典案例。如投资3亿元的祥佳塑胶,从征地到建设投产仅用了88天,创造了“隆回速度”。
健全制度,构筑刚性机制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安排专门经费,组建县优化办。完善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议题。近年来,该县10余次在县委常委会上专题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完善考评机制。为对各单位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了考评机制。近年来,该县有7个单位增加了年度评先评优指标;2人被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有3个单位被黄牌警告,3个单位“一把手”被诫勉谈话,单位年终评先评优资格被否决;1个单位班子成员评先评优被否决。
广言纳谏不怕家丑外扬。向社会公开承诺。通过隆回新闻、隆回电视台、隆回政府公众信息网,把各单位的办事指南、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等情况向社会公开,单位一把手在县电视台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各单位在醒目位置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电话牌。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全面推行全程代办、刚性收费、阳光审批和公开办证,建立了工业项目办证绿色通道,做到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一口子收费。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在隆回新闻、隆回电视台、隆回政府公众信息网开辟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开设民情热线,设立网上举报箱;并从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优化营商环境特邀督评员。开展干部作风巡查。该县把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巡查当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县开展了20次干部思想作风巡查,查处29人,5个单位向县委县政府作出深刻检讨。通过这些措施,所有单位处在社会、群众、舆论的监督之下,这种不瞒家丑,让群众揭短的做法,赢得了群众的信赖,获得了广大工商户和企业主的好评。
纠风正纪不怕啃硬骨头。为纠正各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损害企业合法权益、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该县优化办及时受理各种投诉案件,及时进行处理,为企业排忧解难。近两年来,该县共受理了投诉案件231件,查处了一些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
优化程序,提升办事效率
全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落地,提升办事效率。完成了首批100件“一件事一次办”全部落地,实现了事项办理“一门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收费、一网办结”工作模式的构建,目前事项办结量达到27万余件。第二批100件“一件事一次办”完成6万余件的办结。
积极开展失信惩戒和信用评选活动。对23名首批严重违法失信人员向全县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进行了通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57个、市场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110个。推进税务部门制度改革。税务事项进驻政务实体大厅,涉税资料精简25%以上。落实办电业务提质提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三压减、二加强、一提高”,实现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的办电服务新模式。压减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服务整体提效70%。开通隆回县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自助查询机可让群众跟踪办件进度和结果,短信电话提示群众及时领取证书等。全面清理中介服务事项。对县直部门在行政管理工作涉及的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等各类中介服务事项进行梳理,编制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明确中介服务事项的名称、类型、设立依据、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要求等要素,建立中介服务事项与行政权力事项的联系。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启动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减少企业登记环节,企业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
探索实施“承诺即开工”审批模式。拟出台《隆回县工程建设项目“承诺即开工”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实行容缺受理的审批模式,按照自愿申请、承诺守信的原则,由项目单位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相关部门提前介入、审核把关,促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具体实施按照“受理预审—承诺公示—建设监管—验收发证”的程序进行。邵阳市祥佳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从申请开办到投产运行只用了88天;湖南和亚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在乡镇开办扶贫车间,从立项选址到投产仅用了58天。
扎实推进窗口优质服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在全县政务服务窗口中创新开展“三亮三比三到三评三促”活动,切实转变部门和干部的思想观念,促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深化、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树立政务服务良好形象,真正让“一件事一次办”落地生根。
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温度
近年来,该县坚持把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整顿的重点,立足民意找问题,顺应民意抓整改,依据民意看效果,着力在关注民生、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使长期困扰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新的突破。坚持把加强作风建设、改善执法水平、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落脚点,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把做好部门日常工作作为检验干部作风建设成效的关键,注重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建言献策,勇于奉献的积极性。在全县范围形成了“爱民、为民、利民、便民” 和“优商、惠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甘作企业服务员”。县领导包企业、单位联企业、党政干部助企业已是隆回服务企业的新常态,实行“一企业,一专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深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工地调研,第一时间找准问题、第一时间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解决一系列具体问题。其他县级领导按时深入所联系的重点企业、重大企改项目、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出谋划策。近年来,县级领导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0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150起。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三联系”制度。全县百余名正科级单位一把手与企业和工程项目建立了帮扶结对。全县成立“支、帮、促”工作组128个,共派出队员756人,共为企业协调解决生产要素问题320多起,确保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不因水、电、煤、油、气、运输等因素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和建设。
正如邵阳祥佳塑胶公司老板肖先生所言:“回家乡发展后,我感受到了家乡隆回经济发展的速度,更感受到隆回服务企业的温度。”
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隆回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奏响了隆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街道办事处工作纪实
2021-03-31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街道办事处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市区各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蓬勃姿态,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不断汇聚红色“古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倾情讲好“古城”故事,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和现代化“两富”西区持续贡献“古城”力量。
街道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省“三基”建设先进集体、全省五四红旗团委、青海省公共机构节约型单位,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先进单位、西宁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单位、西宁市廉政文化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夯实街道治理根基
古城台街道位于西宁市城西区中南部,是城西区乃至西宁市的商业中心地带,集教育文化、商业贸易、餐饮娱乐、园林绿化、生活休闲为一体。辖区总面积1.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8万人。街道辖区内,力盟商业步行街人流如潮,“浦宁之珠”屹立西山之顶,街道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里,一群老人在认真排练舞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孩子们喜爱的“四点半课堂”如约而至……
古城台街道坚持拓宽思路、丰富活动载体、务实改善民生,推行“党建+公益”,围绕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以“3+X”清单式管理开展好街区各小区党支部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百”覆盖。围绕深植红色基因、活用红色载体、汇聚红色力量,街道进一步细化“规定动作”,设定“自选动作”,创建“十个一”学习品牌,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基层社会治理结合起来,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各类民生工程稳步实施,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我们既是坚持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的倡导者,也是绿色发展的实践者,要做到使用后自觉关灯关电脑、看见垃圾随手捡起……”街道工作人员说。
街道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办公区域加装人体感应延时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废水回收系统。两处“绿色生活·幸福驿站”向辖区居民及力盟商圈游客提供多种便民服务;率先创建街道“绿色小区”,以完善无障碍设施、推广绿色节能环保理念、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目标,不断释放绿色发展的惠民红利。
“师傅,香烟壳儿不要扔在马路上!”“同志,麻烦您的车再停进去一点,不要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红袖标”巡逻队队员们在巡逻的同时,也会及时劝导各种不文明现象。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街道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充分发挥“红袖标”“警城联动”“街所联动”群防群治队伍力量,创新“警企联动、警商联巡、共建平安古城”巡防模式;“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切实履职尽责,不断强化街道社区二、三级信息流转平台,全面推行“一网管理、全域覆盖”治理模式。
凝聚志愿服务合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街道运用五级联动“党建联盟”、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迅速组建起一支由142名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党员群众突击队,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志愿者们入户进行信息排查和体温登记,为居家隔离人员采购所需物资等。“只要有需要,哪怕再晚再累,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志愿者表示。
“太感谢你们了,今天理了发,感觉自己年轻了十岁。”一位刚理完发的大爷乐呵呵地说。近年来,古城台街道办事处以“学雷锋纪念日”“创建日”等为契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力盟商圈党建服务中心等,扎实开展志愿服务系列活动,通过政策宣传、环境整治、义务理发、爱心义诊等志愿服务,围绕“好人之城、书香之城、时尚之城”,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000余次,让“志愿红”点亮辖区各个角落。
截至目前,古城台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全民参与,积极引导社会各类群体,组建了由专家学者、党员干部、法律顾问、热心居民等为主体的9支志愿服务队。其中,由辖区医生万平牵头组建的医疗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咨询等服务,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好医生”;由辉煌律师事务所援助组建的法律志愿服务队,通过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为辖区居民答疑解惑,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升街道宜居品质
走进古城台街道辖区,新硬化的街巷通畅整洁,树木花草种类繁多、生机盎然,升级后的配套设施功能齐全、服务共享,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美丽幸福生活画卷。
街道深入扎实推进“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建设行动,增补、提升楼院绿化品质;强化建筑工地监管,严格落实“十个100%”扬尘防控标准;持续加大解放渠周边巡查力度;将街区基层治理由主干道路及商业聚集区延伸至小区楼院,有序有效推进“城市体检”“无废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运行“门前六包”机制,充分发挥市容监督员作用,结合“街长制”联点包片,凝聚辖区715户商户、14个“微信街长群”形成合力。
“干洗衣服、配钥匙什么的真的很方便,还能在家门口运动健身,我要给社区工作人员点个赞!”来自昆仑路东社区的一位居民高兴地说。“昆仑路东社区便民服务圈”作为古城台街道“15分钟幸福生活圈”的一部分,由10间危旧房屋改建而成,经街道、社区积极衔接,由第三方社会组织承包运营。“便民服务圈”涵盖了“洗衣生活馆”“生活超市”“110修锁”及多功能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
近年来,古城台街道紧扣民生实事,建立“六到位三服务”民生保障体系,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网络平台,简化审批程序,厘清“最多跑一次”事项14条,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于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为辖区群众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最多跑一次”的一站式服务,为困难群众开通办理各类社会救助事项的“绿色通道”。为21个老旧楼院引进“物业管家”,规范公共临时停车场18处,累计拆除辖区老旧煤房372处,改造老旧小区基础设施12处,实施庭院绿化工程8项,为9个老旧小区加装电子门禁、设置值班室。社区开展“四点半课堂”“致敬抗疫英雄”“学习健康知识”“关爱老人生活”“走进自然科学”等便民公益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幸福驿站、幸福餐桌、幸福食堂、幸福庭院……种种惠民举措汇聚成古城台街道“15分钟幸福生活圈”的幸福闭环。
今年,古城台街道将和全市人民一起,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感恩奋进、拼搏赶超,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塔河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2021- 12-09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和省委、地委系列工作部署,塔河县聚力乡村振兴,强创建、解难题,努力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旋律音质更好、音色更美。
唱优党建引领“主旋律”
塔河县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创建“党建+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责任制,发挥县、乡两级党委谋大局、指方向的导航作用,推动乡村振兴与转型发展,使各项工作始终在党组织的引领和管理范围内。通过换届选举,选强配齐村两委班子,优选年轻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并充实驻村帮扶队伍,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人才活水和生机活力。理顺干部管理机制,不断激发驻村干部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制定了《塔河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成立乡村振兴局,实现在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方面有机结合,在精准对接、整体推进工作上取得实效。
唱强产业兴旺“行军乐”
这个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落实衔接乡村振兴项目43个,其中产业项目17个投资1537.1万元、基础设施项目17个投资1349.694万元、以工代赈项目3个投资84万元、雨露计划补助项目1个投资1.8万元、小额信贷贴息项目1个投资3.826万元、项目管理费项目1个投资15.38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2个投资325万元。抓好扶贫资产收益管理,明确收益分配机制,利润50%作为分红直接给予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抓好扶贫产业项目运营促增收,已建24个扶贫项目,产业项目收益82万元,用于带动503名脱贫人口增收41万元。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排查及帮扶工作,制发《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对全部脱贫户443户和一般户630户进行排查,排查脱贫边缘易致贫户2户3人。持续落实就业帮扶政策,落实巩固脱贫公益性岗位127个,人均年增收6000元,生态护林员扶贫岗位171个,人均年增收4100元。落实金融服务产业发展政策,投放扶贫小额贷款58户155笔、总额566万元。持续落实种植业保险,脱贫户、监测户参加农业保险159户,投保8057.6亩。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户人口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防返贫保险两个“全覆盖”。
唱好生态宜居“会战曲”
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治理,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力度。筹措资金191.4万元,购置垃圾压缩运输车4台、勾臂式生活垃圾车3台、车载垃圾箱45个、四分类生活垃圾箱50个、铁质垃圾箱170个。村庄清洁行动开展率达100%,共清理垃圾997吨,出动车辆593台次,清理柴草垛112堆、残垣断壁20处、村沟塘36.5公里、农户庭院52户、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70.9吨,修复障墙栅栏11公里。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逐户建立台账,乡级投入整改资金1.1万元。开展农村改厕摸排整改“回头看”县级抽查工作,完成改厕系统录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鄂族村污水处理站工程项目建设,新建污水处理站1座,日处理规模50吨,在依西肯村、开库康村、汉族村建设了3座集污池。十八站乡创业村和鄂族村荣获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先进村奖励。
唱出乡风文明“最强音”
依托红色文化、边疆文化、民族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打造农村文化精品,着力建设好龙江民居。在重点打造十八站乡龙江民居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开库康乡开库康村为省龙江民居试点村,投入计划资金2351万元,建设塔河县开库康乡俄罗斯族村设施建设项目和开库康乡开库康村月亮湾景区道路硬化工程建设项目。挖掘农村特色文化活动,积极筹备开展“农民丰收节”活动。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农村大喇叭、微信公众号、党史教育宣讲团等平台阵地,引导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农村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宣传动员,共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悬挂宣传条幅12幅,张贴人居环境宣传海报11张,发放改厕宣传明白纸300余份。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强化村民道德实践养成,使之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沾益区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2021-09-01
沾益区立足实际,挖掘红色资源,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创新实践载体,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乡村振兴、“我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学促行、以学促干,在广袤的田野上绘制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学史为民践初心
沾益是******在滇东北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沾益区挖掘境内红色资源,打造红色课堂、实践课堂“两大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深”进去。“红色课堂”通过乡村“板凳会”、集中宣讲等形式宣讲《在太行山上》词作者桂涛声,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一家三代红军守墓人杜正云,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邹双桃等先进典型人物故事,缅怀革命先烈,忆峥嵘岁月。依托沾益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沾益播乐“九五”起义纪念馆,沾益玉林山烈士纪念园,红寨村红军长征纪念碑等红色基地,开设“实践课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领头羊”,圆满完成135个村(社区)党总支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总支委员705名;相继组织开展“学党史、寻红军足迹”的重走长征路体验活动,让红色基因注入血脉,植入人心,为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服务群众办实事
沾益区坚持以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意、帮民困、解民忧,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走“中心城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城乡融合振兴之路,实施全域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优化完善“一张图”,实现“乡村人文生态”统筹推进。科学编制试点示范建设规划,坚持“一村一策”、精准定位发展目标,针对龙华、西平、金龙3个主城区街道,提高产业集聚、人口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针对花山、白水2个区域产业聚集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针对盘江、炎方、播乐、大坡、菱角、德泽6个传统农业型乡镇,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效拓展农业农村多种功能,释放农村发展潜力。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为落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重要阵地之一,以“思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急民之所盼,干民之所需”为原则,把党组织扎根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的服务功能,整合服务力量、精准供需对接,实现群众的“小愿望”、解决群众的“小烦恼”。东海社区“点餐+外卖”式免费配送老年“幸福餐”、公交开到九龙社区门口,常态化开展“十进万家”志愿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走访慰问、扶贫帮困、健康义诊、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为民便民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受益群众3万余人次。
以构建全要素网格化治理体系为重点,坚持走党组织领导下的“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之路,发挥网格员和基层干部贴近群众的优势,深入网格全面摸排收集群众建议、意见、微心愿及各类待解决问题,梳理为民服务清单,逐个盘点销号。把基层治理效能体现在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事项当中,把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人居环境提升等基层重点工作放到乡村治理中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群众大小事网格内化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截至目前,全区共梳理办实事清单11685余件,办结7596件;梳理沾益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难点问题18件,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办理措施。
培育产业奔小康
沾益区党史学习教育同乡村振兴结合,围绕“以特色产业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主线,把握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产业链,加大土地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推动“产品+品牌+企业+基地”有机结合。截至目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中药材、蔬菜、蚕桑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60.3万亩,建设中药材种苗基地1000亩,建设示范基地10万亩,培育“珠源益品”系列产品2个,农产品加工率、商品化率不断提升。西平街道九龙社区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一个九龙印象休闲度假区+花园、果园、田园、乐园、家园+X个项目单元”的“1+5+X”模式,盘活50亩农村闲置土地建成200块QQ农场,盘活荒山建成半山酒店;改造空闲房4户带动发展庭院经济22户,从业人员150余人,户均年收入7万余元,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让农村闲置资源产生效益,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农旅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金龙街道东海社区发挥农业社区优势,因地制宜,以农业为抓手,流转土地460亩,建成大棚蔬菜、茭瓜、茨菰、莲藕、蓝莓基地五大生态农业种植区。同时,采取企业联营合作模式,统一种植139亩优质水稻,打造手工饵块绿色食品品牌,依托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进行销售,形成种植、生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增加居民农业收入和集体收入。炎方乡刘麦地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流转土地种植魔芋800多亩、蔬菜400多亩、洋芋200多亩,村委会每年有6万多元收入,每天有30多人在基地务工。同时,刘麦地村新建小型集雨设施、泵站,安装水闸、变压器及输电线路,新修田间道路10条、总长13公里,打通片区农业生产路网,为片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供有力支撑。
惠民利民促和谐
沾益区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想,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式方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依托14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广场等阵地,组建“百姓宣讲团”“青年宣讲团”深入村(社区)把党的理论、惠民政策送到百姓家。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党史宣讲比赛207次,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30余场次,活动覆盖人群2万余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内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12+N”区乡村三级文明实践队伍深入开展“十进”万家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爱心义诊、心理咨询、法律服务、家风家训宣讲、文明劝导等实践活动300余场次,3万余人受益,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示范、日日有活动”。结合文明创建,沾益区今年开展了区级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人物评选工作,推选出36户“道德标杆”,引导群众主动投身到志愿服务和环境整治中,打造“处处清洁、家家和谐、人人文明”的新农村,实现新农村“颜值”和“内涵”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