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级考察报告【五篇】【优秀范文】

综合考察对象范围为各乡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市委部门、人民团体、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经济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不含党政正职),试用期满的科级领导干部,2008年、2009年选录生。推荐科级后备干部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科级考察报告【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科级考察报告【五篇】

科级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一、考察、推荐范围

综合考察对象范围为各乡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市委部门、人民团体、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经济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不含党政正职),试用期满的科级领导干部,2008年、2009年选录生。

推荐科级后备干部范围为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和市委部门、人民团体、市直单位的在职副科级干部和一般公务员、事业干部(含聘干)。

二、考察内容

1、领导班子考察内容。对领导班子主要考察思想政治建设、领导水平、工作实绩、廉政建设以及完成重点目标任务等方面的情况。

2、领导干部和选录生考察内容。对科级领导干部和选录生主要考察履行职责情况,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现实表现。

三、考察、推荐方法

1、述职述廉。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对照考察内容,对近三年的工作等情况进行总结,形成述职述廉报告(班子材料3000字左右,个人材料1500字左右,均要求用16K纸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交考察组。述职述廉报告应根据考察内容实事求是地汇报班子或个人的情况,不扩大成绩,不隐瞒缺点或错误,事实清楚,简明扼要。考察组召开述职述廉大会,单位主要负责人作班子述职述廉报告和个人述职述廉报告,其他班子成员的述职述廉报告,在召开大会前1-2天由单位党组织负责组织人员阅看。参加述职述廉大会和阅看述职述廉报告的人员为:单位人数80人以下的所有人员参加,并安排部分服务对象代表;
单位人数80人以上,参会人员为领导班子成员、中层以上干部、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服务对象代表、一般干部职工代表(不低于参会总人数的20%)。

2、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由考察组主持召开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大会,对被考察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试用期满的科级领导干部、2008年和2009年选录生进行民主测评,对科级后备干部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工作按照《市科级后备干部推荐暂行办法》实施。

3、个别谈话。谈话对象由考察组根据被考察单位提供的名单确定,主要为班子成员、部分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职工,谈话总人数不低于参会人员的50%。谈话了解科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情况,试用期满的科级领导干部和2008年、2009年选录生的现实表现情况,科级后备干部口头推荐情况。

4、综合分析。考察组结合科级领导班子、科级领导干部、科级后备干部、选录生的日常管理考察情况,对集中考察情况进行归纳梳理,综合分析,同类比较、列队排名,分别形成考察报告和考察材料。

四、考察、推荐时间

考察时间为2010年8月9日—9月20日。各单位考察的具体时间由各考察组安排。

五、考察、推荐分组

第一组:组长杨章志,考察单位:负责乡镇口;

第二组:组长王万红,考察单位:负责市直政府口;

第三组:组长程文琛,考察单位:负责市直党群口。

组员由组织部和纪委干部组成。

六、考察、推荐要求

1、要切实加强领导。综合考察和推荐科级后备干部有关工作在市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市委组织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考察单位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纳入日程,精心准备,密切配合,确保考察质量。

科级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分类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5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提出“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出台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加强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坚持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加强高校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中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质量为本,分类评估,量化指标,重在落实”的原则,从2012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试行了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探索建立基于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的评估新机制。本文结合本科教学工作的实际,阐述中南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开展的情况以及实践经验。

一、完善制度,推进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改革

(一)制度建设:健全评估机构,新建三项制度

在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正式开展前,学校成立教学质量评估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评估工作的组织与协调、评估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评估结果的审核与确认等工作。同时,成立由主管教学副校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本科教学质量督导委员会、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学生工作委员会部分成员组成的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各学院本科教学学年质量报告审阅、实地考察等评估工作。

在常规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之外,为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目标建立了三项新制度:第一,建立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年度质量报告制度;第二,建立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及制度;第三,建立对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典型事例的约谈制度。

(二)平台建设:拓展交流空间,构建本科教学状态信息平台

为反映本科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实现教学状态信息数字化、自动化管理,学校构建了本科教学状态信息平台。学校运用该平台实时更新与日常教学工作状态数据,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年度质量报告等有关信息,且对有关教学状态数据进一步整理与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及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逐步形成对教学过程的常态化管理,实现教学信息共享。该平台还构建了“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网上评估子系统”。评估专家通过该系统可在线查阅、审查各二级学院的质量报告以及教学状态数据,能够对权限范围内的观测点进行评估。该评审系统可以根据各专家评审结果及其他观测点(职能部门提供)评审结果得到各个二级学院最终的评审结果、最终排序,完成高效评估。

(三)体系建设:规范指标体系,完善评估方案

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学校根据自身发展以及“十二五”规划的新要求,组织评估专家和教学院长进行多次研究讨论,最终制定了评估工作的试行方案以及新的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反映了各二级学院日常教学状态,具体包括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师资队伍、专业与课程、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六个方面。根据分类评估原则,在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的设定上,学校又将大文科、理工类、医学类分为不同三类进行评估。

二、统筹部署,有序实施,推动评估顺利展开

(一)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及质量报告

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要求,制定了《中南大学教学状态数据制度实施细则(试行)》,采集了反映本科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并要求各二级学院进行自评,编制本科教学学年质量报告。报告内容客观反映学院实际情况,紧扣本科教学工作,分析教学基本状态,突出教学改革亮点、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全面展示本科人才培养状况和教学质量,体现反映本科教学状态的支撑数据。学院参照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进行自评,确定等级并打分。自评结束后,各学院本科教学状态相关数据及学年质量报告在校园网及本科教学状态信息平台上集中。

(二)开展本科教学网上评估

教学状态数据及教学质量报告后,学校组织二级学院教学院长及督导委员作为网评专家,分“理工、文、医”三类对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进行网评。专家进入网评系统后,根据网站平台所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数据以及本科教学学年质量报告,参照指标体系等级标准,对评价学院的各项观测点进行逐项评级。网评系统再根据各专家及职能部门评审结果进行汇总,分类排序。

(三)组织本科教学评估现场交流会

在学院自评的基础上,学校按理工、医学、经管文法艺术类,组织了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现场交流会。交流会要求学院党政一把手汇报本单位本科教学工作。专家结合二级学院(系)汇报情况、各单位自评报告、答辩情况和职能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对各单位进行整体评价。

(四)强化专家组实地考察

评估考察小组对各二级教学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检查核实自评报告中的支撑材料、日常教学管理状况、各类教学文档的管理、评估整改情况。并根据需要召开学生座谈会以及相关人员座谈会。

(五)注重综合评优及意见反馈

学校根据网评评审、实地考察、现场交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定,并确认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二级单位进行表彰,并在教学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等方向给予适度的倾斜与奖励。本科生院汇总、整理评估专家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的意见与建议,相关文件直接反馈到各二级学院。

三、确立本科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

评估工作基本结束后,学校对评估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充分吸收评估专家及二级学院对评估指标体系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状态评估方案,促进二级学院改革与发展,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本科教学水平。

(一)分类评估,凸显学科特色

中南大学目前有94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医、文等9个学科门类。评估将35个二级教学单位按学科门类分为理工、医学、大文科三大类,根据学院办学模式及学科特点制定了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新的评估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别学院的办学模式及特点,在相对统一的前提下,凸显各学院的办学特色。例如,体系首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级指标,对于理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主要考察“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情况,而其他13个工科学院均办有“卓越工程师”试点班,主要观测点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双导师制”等方面的执行情况。

对于实习实训,大文科主要考察社会实践方面,医学主要考察临床技能训练,工科主要考察工程训练等方面的情况。

(二)状态评估,重在过程监控

评估将以往的工作“水平评估”改为“状态评估”,主要考核评价学院一个学年度本科教学各项工作落实的情况和效果,强调日常教学状态,明确二级学院的责权利,把管理重心下移到二级学院,确保日常教学与管理稳定而有序。指标体系中的大部分数据收集来自平时的各项日常教学工作,反映本科教学实时和在线状态,例如: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课堂教学质量、网上评教、教师评学等指标。实行状态评估,避免学院将本科教学工作停留在以往的成绩和成果层面,促使学院注重日常教学和管理,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特别是在一些主要观测点上实行常态监测,以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三)数据共享,着眼常态监测

新的评估体系着眼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学院自我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等方面的内容,将定量评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评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评估指标体系按照教育部普通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要求,选取了本科教学核心数据中的40多项作为评估基础数据。例如: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教学事故数、双语课程数、实验开出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学生学科竞赛和获奖情况等。数据主要来源于本科生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平时收集整理而成。选取具有“可操作性、代表性、共享性”的数据是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基础,在评估时一目了然,便于评审专家评分。此外,学校定期全校的部分基本状态数据,有利于常态监测机制的建立。

(四)持续改进,形成长效机制

评估前,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指标体系和评估要求,将学院的实际教学状态数据报本科生院,并形成二级学院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将二级学院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在校园网上集中。一方面全校师生客观真实地了解本科教学状态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学院通过比较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下一步改进的方向,有利于促进学院之间的横向比较和良性竞争,推动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评估后,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研讨,进一步完善评估指标和评估体系,改善评估过程。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在二级学院评估的基础上,将逐步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和常态监测机制,形成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学院学年教学质量报告制度,不断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二级学院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Z].教高[2011]9号.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科级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坚持以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领导干部自警、自省、自律为基础,以个人自查、民主测评、组织监督、整改提高为措施,以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为目标,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监督的新途径和新机制,为全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原则

1、立足教育原则。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通过述职述廉活动,促使领导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实事求是原则。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评价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和廉洁从政情况,肯定成绩,提出问题,制定措施,增强述职述廉活动的针对性。

3、注重实效原则。通过述职述廉活动,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在落实岗位职责和廉洁从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要找准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督,积极整改,务求收到实效。

三、对象范围

述职述廉的对象为:乡镇党委、政府科级领导干部;
县委各工作部门科级领导干部;
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科级领导干部;
县直各企事业单位科级领导干部;
各人民团体科级领导干部;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科级领导干部。

四、方式方法

采取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分别述职述廉和县委统一组织集中述职述廉相结合。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分别进行述职述廉考核的基础上,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召开全县科级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大会,由乡镇党政“一把手”、县政府工作部门行政“一把手”进行会议述职述廉。大会述职述廉对象现场抽签确定,乡镇和县直部门均不少于5人。

五、内容要求

1、本年度履行领导岗位职责、完成目标任务情况及政治思想、工作作风情况。

2、本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方面的情况。

3、本年度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中省市有关廉洁自律规定方面的情况。

4、遵守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情况。

科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上述内容,认真准备述职述廉报告。报告必须客观准确,具体实在,言之有物,简明扼要。班子主要领导的报告不超过4000字,班子成员报告不超过3000字,个人报告必须由本人亲自撰写。领导班子也要就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写出专题报告报送县纪委。

六、程序步骤

1、征求意见,准备报告。述职述廉考核之前,述职述廉对象要根据各自分工,深入村组和分管单位及个体私营企业、工商户,收集干部职工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述职述廉专题报告。述职要讲个人出了什么思路,干了什么实事,解决了哪些问题,存不存在不廉洁行为,切忌写成单位的工作总结。述廉要严肃认真,不回避问题,不一语概括。

2、述职述廉预告。在考察考核工作开始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按考察组通知要求,对述职述廉工作进行预告,公布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分别开通的投诉举报电话,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建议和意见。预告期不少于七天。乡镇除在集镇、街道张贴预告外,还要在广播上进行播放。

3、召开述职述廉大会。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乡镇长、副乡镇长在乡镇党委(政府)全委(全体)扩大会议上报告情况,其他党委委员可不在大会上述职述廉,但必须向大会提交述职述廉书面报告。参加人员:乡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不是委员的乡镇领导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各站所负责人、乡镇机关全体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

县委、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县政府直属机构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报告情况,其他班子成员向大会提交述职述廉书面报告。参加人员:所有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

县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在党政班子扩大会议上报告情况,其他班子成员向大会提交述职述廉书面报告。参加人员:所有党政班子成员、工会成员、行政管理人员、所属科室(含车间)等中层负责人。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不属班子成员的科级领导干部可不在大会上述职述廉,但必须向大会提交述职述廉书面报告。

科级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发现人才、储备人才,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同志选拔进副县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为榆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公开选拔工作坚持下列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和任人唯贤的原则;
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坚持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原则;
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坚持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
坚持备用结合、动态管理原则;
坚持依法办事原则。

二、选拔的范围、数量及结构

在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党政群机关符合条件的人选中,按照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副职编制职数1:1的比例,公开选拔14名党政领导班子副县级后备干部,后备干部中,要有35岁以下干部2名,妇女干部3名,非中共干部2名,且条件比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干部不少于三分之一。

本次公开选拔结果若无法满足市上规定的副县级后备干部队伍的结构要求,由县委根据实际情况,并报市委组织部同意,另行组织公开选拔予以补充。

三、基本条件和资格

后备干部除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资格:

(一)任正科级2年以上、正副科级累计3年以上或副科级4年以上;

(二)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最多不超过45周岁;

(三)具有公务员身份;

(四)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30岁以下的后备干部第一学历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大学学历、学士学位;

(五)身体健康。

四、选拔程序和步骤

本次副县级后备干部选拔将采取预告、报名推荐、资格审查、笔试筛选、演讲推选、差额考察、酝酿决定七个环节进行。

1、预告(11月3日-11月9日)。县委组织部将公开选拔副县级后备干部的实施方案及预告印发至各乡镇、县直机关各部门、直属事业机构和各人民团体,并在县有线电视台和“*党建”网站、*县人民政府网上预告,向社会公布副县级后备干部任职条件和资格、数量、结构要求及选拔的程序步骤等。

2、报名和推荐(11月10日-11月14日)。实行个人报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由各单位统一组织符合报考条件者,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二寸免冠照片5张和单位推荐材料及《*县公开选拔副县级后备干部报名登记表》到公开选拔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报名登记。

3、资格审查(11月15日-11月17日)。县委组织部对报考登记人员进行资格初审,然后报县委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时将审查合格者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统一下发准考证。

4、笔试筛选(11月18日-11月24日)。由县委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委托专业机构命制考题、组织考试和阅卷。笔试进行一次性综合考试,采取闭卷方式,满分为100分。主要测试后备干部掌握的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笔试内容为《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中的公开科目,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笔试的地点和时间临时确定(见准考证)。

笔试结束后,笔试成绩面向社会公布。由县委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在笔试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的人员中,按1:3的比例从高分至低分确定演讲对象(成绩相同的同时确定为演讲对象),并公布演讲对象名单。

5、演讲推选(11月25日-11月30日)。县委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组织演讲推选。演讲题目、演讲顺序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按抽签的方式确定。县委组织部向参加大会的全体领导干部提供演讲对象简历,全体与会人员根据演讲对象的演讲表现情况及平时所掌握的“德、能、勤、绩、廉”表现,以1:2的比例现场填写推荐票,推选考察对象。县委组织部、纪检委当场统计得票情况,公布得票结果。

6、差额考察(12月1日-12月10日)。演讲推选结束后,县委组织部向市委组织部汇报演讲推选得票情况,在征得市委组织部同意后,由县公开选拔领导小组根据党政领导班子副县级后备干部结构要求,按1:2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考察预告,由县委组织部、纪检委、计生局的同志组成考察组,对确定的考察对象进行考察。考察主要采取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实地查看、查阅有关资料等方法进行。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结束后,分别形成考察材料。

7、酝酿决定(12月11日-12月20日)。县委组织部对考察对象的考试、演讲、考察材料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初步建立考察对象个人档案,分别送交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充分酝酿,并向所在单位(系统)下发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县委组织部向常委扩大会议汇报征求意见情况等,全体与会人员根据笔试成绩、演讲推选、差额考察及征求意见情况,按照党政领导班子副县级后备干部队伍的结构要求,按1:1的比例集体研究提出后备干部建议人选。将建议人选面向社会公示,公示结束无问题,将有关材料按要求上报市委组织部。

五、培养和管理

后备干部经市委组织部审定后,县委组织部将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配合做好后备干部的培训、考核、日常管理、调整补充等工作。

六、组织领导

科级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一、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常性监督

围绕“主动监督、关口前移”的工作思路和“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的原则,县委组织部不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

1、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和听证制度,增强干部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动态管理,县委制定了《中共*县委委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县委组织部与县纪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科级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关于科级领导干部参与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如实地向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对不按规定如期报告,或与事实存在出入的,组织、纪检部门及时派人进行调查核实,发现问题,视情节轻重,责令报告人作出检查,限期改正,必要时进行通报批评,涉及违纪的,给予党政纪处分,并装入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县委组织部定期邀请各类党员召开党内民主听证会,听取他们对干部任免、重要决策等重大事项的意见和建议。

2、建立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防止小错酿大过。结合班子考察、干部提拔调整、年度考核和群众反映,对不能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以及工作部署不力的;
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作风专断,或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的;
不认真履行职责,给工作造成一定损失,违反科学发展观,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的;
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用人失察失误的,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和其他需要进行诫勉谈话的。由县委领导和县纪检委、县委组织部以及其他有关领导进行函询和谈话诫勉。*年,县委组织部制定了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教育制度,还与县纪委共同建立了廉政档案,要求每位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填写廉备案表。*年以来,共函询7人次,谈话诫勉1人次。

3、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妥善解决班子内部矛盾和问题。根据中纪委、中组部《关于改进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关于县委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建设的若干规定》、《中共*县委常委会议事规则》、《中共*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工作规则》。与此同时,每年都对县委管理的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下发通知,对民主生活会的议题、方法步骤提出明确要求。并借鉴“先进性教育”的成功做法,民主生活会前,认真听取群众意见;
生活会上,协调县级领导、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党工委领导有重点地参加一些部门和单位的民主生活会,“一把手”严肃认真地搞好自我批评,班子其他成员认真负责地提出批评意见;
会后,及时向党员和群众通报有关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县委组织部、县纪委每年还对年度县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总结通报。从而,达到了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增强团结、改进工作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县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准确评价干部的经济责任。为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年以来在坚持对党政一把手离任审计的同时,着力探索领导干部届中、届末及任前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由“离任审计”向“全程审计”的转变。并把审计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年以来,共对55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依据审计结果,今年9月份,1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受到了党纪处分。

5、建立群众举报领导干部问题调查核实制度,及时澄清有关问题。为了增强干部监督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今年5月,成立*县委组织部干部举报中心,针对群众举报反映有问题的干部,县委组织部根据问题的性质,采取与县纪委联合调查、直接查核和发给回复组织函询通知单等办法,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年以来,先后对9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了相应处理。《效能建设“五条禁令”》公布以来,纪委与组织部先后对3个单位的领导中午接待饮酒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了相应处理。通过坚持群众举报领导干部问题调查核实制度,既增强了干部的自警意识,又提高了查证、核实问题的效率,便于澄清事实真相,给干群一个明白。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加强对干部选任工作的监督

通过建立一系列配套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寓监督于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之中,确保《条例》的贯彻落实,有效防止和克服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1、在推荐环节上,建立了民主推荐制度。在干部选拔上,将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群众在选任干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做到“两个坚持、两个决不”,即:坚持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除个别特殊情况可由组织推荐外,凡未经民主推荐或不按规定进行推荐的,决不考察和讨论;
坚持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凡得不到多数群众拥护的,决不提拔任用。在民主推荐的方式上,采取了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确定考察对象的重要依据,由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每次推荐后,都对推荐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既尊重推荐结果,同时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今年来,结合县级班子换届,对全县县管干部职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公开推荐,部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等代表12人参加了推荐会。两个乡镇党委书记职位出现空缺,又在全县县管干部中进行了民主推荐。据统计,*年以来我县共提拔科级干部104名,都是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到其所在单位和部门进行民主推荐。

2、在考察考核环节上,建立了考察预告制度、差额考察制、考察档案记实制和考察责任制度。在干部考察中,坚持落实好“三项制度”:第一项是考察预告制度,即在对班子和干部考察前,通过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考察预告,便于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和监督。第二项是实行了差额考察制度,坚持一个职位考察几个人选,由一个考察组考察,优中选优。*年以来,有三个职位实行了差额考察。第三项是干部选拔任用档案记实制度,从干部考察的第一个环节到公示任用实行全过程记实。几年来,县委组织部对提拔的干部都按照《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严把用人的考察关。2005年,县委组织部进一步探索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百分制年度考核办法,采取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分类别、分层次、百分量化的方法,将县管领导班子及成员按所在部门与经济工作关联紧密程度分为四个类别,进行分类考核,实行单位群众、县级分管领导、同级同类、考核组四个层次分别评价,汇总计分,通过分数评价干部,扩大了群众参与程度,提高了干部考核评价的准确度。为了加强对干部考察工作的监督,确保考察质量,防止用人失察,正在探索建立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度,要求考察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对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的,将按照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处分。

3、在任用环节上,建立了全委会、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度、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和试用期制度。全委会、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既是党管干部原则的具体体现,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最好形式。县委常委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时认真听取组织部门有关考察情况和审计结果的汇报,主要领导不定调子,不率先表态,与会人员各抒已见,认真发表个人意见,最后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年,县委制定下发了《中共*县委任用乡镇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暂行办法》,规定乡镇党政正职拟任人选或推荐人选由县委全委会实行票决,制度实施以来,对乡镇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实行全委会票决制16人次。从而从机制上防止和克服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人或主要领导干部个人说了算的不良倾向。与此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了科级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凡拟提任的科级干部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据统计,*年以来先后公示拟提拔干部104人,受理来信来电举报12件次,涉及拟提拔干部9人,对反映事实比较具体的举报,都一一作了认真的核查,对新提拔的实行委任制的县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均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一年。

4、在监督管理环节上,建立了《条例》检查制度。认真履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宏观监督管理方面的职责。一方面,坚持每年一度的《条例》自查制度,按照《条例》的规定,逐条进行检查和对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认真地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并针对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列入组织部工作目标加以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对乡镇和县直局以上党委(党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指导,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平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一些单位的贯彻《条例》情况进行抽查。结合每年的年度考核,县委组织部与县纪委联合组成检查组,通过听取情况汇报、个别谈话、民主测评、问卷调查和查阅基础材料等方式,对各乡镇和部分县直部门党委(党组)贯彻执行《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进行了反馈。为了抓好检查问题的整改,下发了检查情况的通报,特别是对问题比较突出乡镇还下发了专项通报和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跟踪督查落实,较好地维护了《条例》的权威性。

三、以制度建设为依托,努力提高干部监督的整体效应

干部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在加强内部分工协作的同时,注重加强与执纪执法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联系,形成多层次的干部监督网络,以提高干部监督工作的整体合力。

1、建立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内部分工协作制度。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去是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明确职责、理顺关系、规范运作中,要求组织部门内部各科室都要切实负起干部监督的责任,并建立干部监督工作内部分工协作制度。规定干部监督科是组织部干部监督工作的综合部门,负责干部监督工作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调查研究、制度建设、日常监督,并对相关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干部考察工作以干部科室为主,班子内部存在问题或对拟提拨干部有反映时,干部监督科参与考察,并负责有关问题的核查;
对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由干部监督科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对策措施;
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由干部监督科负责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这样就形成了干部监督科牵头,其他科室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格局,增强了组织部内部抓干部监督工作的合力。

2、建立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会议制度。为进一步加强与执纪执法部门的联系,*年印发了《*县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施意见》、《*县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制度》,县委组织部一直坚持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纪检、监察、公检法、、审计、计生、人事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会,邀请上述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分析干部队伍的现状,相互通报有关干部存在问题的信息,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等。2005年印发《干部监督信息沟通办法》,广泛搜集信息,尽可能多地掌握干部在有关案件中的涉及查处情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各专门监督机构的监督成果。2005年以来,县委组织部与县纪委对群众来信举报的2起案件进行了联合调查。

推荐访问:科级 考察报告 五篇 科级考察报告【五篇】 科级考察报告(精选5篇) 科级考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