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五篇】【完整版】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五篇】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

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通过参加本次教师网络继续教育培训,自主参与其中,使我在思想上、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在这段时间里 从这个平台我学到了不少先进经验和有价值的知识。在网络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

下面一下这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1、改变了教师学习的自觉性。这种学习方式下适应了成人的特点,它为教师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培训就可以通过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可以与老师交流互动,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

2、领悟有效教学。专家指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从有效性走向优质教学呢?我认真学习着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习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欲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

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我每次听专家讲座后,总要有一个思考,即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典型的案例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同发达地区学校教学上的差距。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4、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终身学习。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不同往常的庚子年,疫情如落叶席卷大地。如今,疫情阴霾仍未散去,各位疫情防控在家的同事们,也迎来了一个可以静心潜思,笃力奋进的时光。根据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倡导不绰教师专业培养与提升的要求,2020年8月22-23日全体教师有幸参加了区级教育局组织开展的暑期教师继续教育线上研修培训,为开学做好一切准备。与此同时,9月27日、10月18日两次语文教学线下培训也有序展开。与其说是培训,我想更多的不如说是“培养”,培养教师的语文素养,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怀。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求他达官显贵,只愿他健康快乐!”这是每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期望,无论对于家长亦或孩子们而言,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在孩子们的成长旅途中会显得尤为可贵。无可厚非,现在的社会,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一线都市,亦或是经济平稳的三四线城市,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显得极为重视,择市,择校,甚至择班,名校,名师,学区房瞬间被炒的火热,究其原因无非是家长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那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怎样教育才能最好呢?毋庸置疑,这样的重担就挑在了老师的肩头。黄亮老师的《构建新时代好教师的评价标准-论“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内涵》,张文亚老师的《幸福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都为我们再一次明确了方向和要求,如何做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好教师?如何站好三尺讲台,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在平凡重复的工作中感受到它的魅力,享受到它的幸福呢?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讲解,我似乎再一次肯定了内心的答案,看着张老师满脸洋溢着幸福与骄傲的和我们分享几年,十几年后自己的学生与自己相聚,提出期许也指出不足时,我想她的内心是多么满足啊!这是她的收获,更是她的财富!一批批学生毕业了,走向了社会,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但是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师,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份叮咛,都渗透了师生间浓浓的爱!你教我知识,我陪你变老,做一名教师,感受无处不在,感动就在点滴,让我们做一个“有心”的人,留心教学中的困惑,用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耐心引导和指引学生,开心享受教学生涯的每一天!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走到路上看世界的渴望,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然而2020年却让所有人停下了忙碌奔波的脚步,选择驻足瞭望世界的美!这一年,也许是上苍对人类的考验,或许是自然界发出的警告,亦或是生态平衡的舒展调理,病毒,洪水,暴雨…每一件事都让宅在家中的我们心头为之一震,社会大环境之下,疫情的担忧,教学工作的繁忙每每都让老师感觉身心疲惫,在下午的培训中祝宏卓老师的《科学应对压力,维护身心健康》,樊富珉老师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调适》都从实际出发,很好的为我们诠释了如何在高压之下释放自己的情绪,处理集体与个人,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戒骄戒躁,不时给自己充充电,用饱满的状态迎接工作中的每一天!睁着眼睛去旅游,牵着蜗牛去散步,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请试着改变自己,也许你会惊奇的发现那些让你遗忘忽略的“美”!

苏秀英老师分享《做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捷径》,我想每一个语文教师一定都记忆犹新吧!朴实的话语,却句句点名重点,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下申报小课题的现状,出现“瓶颈期”的原因,又循循善诱的为老师们讲解了做小课题的意义,如何申报小课题?怎样开展小课题的有效方法,诙谐幽默的语言不时让人停下了书写笔记的脚步,生怕错过哪个精彩的瞬间。回顾自己的小课题,一路上都是在老教师的“搀扶”下开展的,与其说自己是主持人,更多的不如说是参与者。我想有了今天的学习,心中的疑惑也消除了大半,为自己今后开展小课题的申报增加了更多的自信!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新时代教师应当身先示范,躬行践履,严格要求自己,审视自己,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教学的快乐,一直在路上!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继续教育

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对社会应用型人才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高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所以,为了更好的迎合我国经济结构未来发展趋势,应在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制定高职院校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计划,通过继续教育,充实高职院校教师现有的技术、知识、经验等等,最终使得高职院校教师符合高职院校教育的迅猛发展要求,高质量完成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让高职生毕业后迅速适应企业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一)继续教育层次不断提高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在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教师学历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例如,在某院校教师学历层次调查中发现,接受继续教育前,所有教师的最高学历是大专。而在接受继续教育后,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据了99.9%。其中,有30%是硕士研究生学历。所以,继续教育工作的展开有利于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学历水平,让其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教育工作。

(二)继续教育内容不断丰富

与原有继续教育工作模式相比,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包括了假期培训、周末培训、学历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校内培训、民间学术交流、脱产培训等等。其中,脱产培训以不同的集中培训方式,安排教师离开工作场所。如,分阶层脱产培训、分专业脱产培训、分等级脱产培训等等,并由此提高教师储备知识、技能的能力,且形成“终身学习”意识,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承担自身教育责任。

(三)继续教育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从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覆盖范围角度来看,随着当代高职院校的健康稳定发展,每位教师每年都可获得1次继续教育机会。同时,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也从骨干教师逐渐拓展至全体教师,即继续教育范围得到了扩大。因此,年轻教师可在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素养,获得丰富的教学经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但从现阶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期间,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继续教育认知不足,存在认识误区

部分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认知误区。其一,因某些高职院校无法辨析学历补偿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区别,所以,错误的认为继续教育是对学历、文凭的要求,表现出“以职称为中心”的继续教育行为,影响到了教师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同时,因继续教育的错误认知,一些院校和部门受到利益的驱使,降低继续教育学习门槛,限制了继续教育作用的发挥。其二,因一些高职院校将继续教育错误的认为是“脱产学习”培训,忽视了假期培训、周末培训、学历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校内培训等不同培训内容的导入,就此表现出单一的继续教育问题,影响到了整体教育效果。

(二)职业倦怠问题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而办学、收费、招生、就业等也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就此增加了教育难度,使得教师不得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方面,无暇顾及继续教育问题[2]。此外,因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招生率,所以,会将录取分数降低至二、三百分,使得学生的日常管理难度加大。同时,教师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最终表现出继续教育仅停留于表面的现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可能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使教师对教学工作缺失兴趣,这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到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情况,也会影响到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教师参与到继续教育当中,从而给高职院校教师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教育创新机制不足,影响继续教育效果

教育创新机制不足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表现出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部分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把校内课堂作为主要培训基地,忽视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开发,且将教师和教授作为主要培训对象,让他们在接受继续教育时,深入学习书本知识,而后,通过笔试教育考核,完成继续教育工作。但此种继续教育模式较为陈旧,不具备知识、技术、态度等综合培养功能,且未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最终影响到了继续教育实施效果[3];
第二,因部分高职院校在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时,受经费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仅局限于个别领导指定人员的脱产培训,忽视了对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由此表现出教育效果不佳的继续教育现象。在进行教育创新机制应用过程中,对实际问题的考虑存在较大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给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带来不利影响。第三,教育创新机制发展过程中,对新的教学形势把握不足,这样一来,势必影响到继续教育的效果。新的发展形势下,高职院校生源得到了扩大,这对于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能否结合教育创新机制发展,对继续教育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师的能力,而教师的能力又需要对现实的教育情况进行把握。

三、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一)坚持长效性,克服认知误区

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期间,为了克服认知误区,给全体教师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应站在长远角度,分析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正确区分学历补偿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的区别,在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期间,不仅追求高文凭和高学历,也追求高职教师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的培养,让教师知识结构得到充实,形成终身学习意识。此外,为了达到长效性的教育目的,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中,也应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法规,继而在“有法可依”的环境下,保障全体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提升继续教育的实施效果。另外,因部分高职院校和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是“以职称为中心”的教育行为,所以,存在着懈怠的心理[4]。为此,为了让教师正确认识继续教育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利用校园网、QQ、微信等宣传工具,宣传继续教育价值,让教师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投资观,认识到继续教育可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并能够帮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最终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继续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内容,成为一个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成员。

(二)艰苦奋斗,克服职业倦怠

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因许多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心理,所以,影响到了继续教育效果。为此,为了更好的缓解教师管理和教学压力,应鼓励教师参加体育活动[5]。如,运动会等等,使得教师在“休闲”的环境下,释放压力,正确认识自身管理和教学职责,且更好的缓解身心疲惫状态,继而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继续教育培训中,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学习新的教育知识,丰富自身教育经验。此外,因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也面临着科研、职称晋升等压力,无暇顾及继续教育培训问题,所以,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应调动全体教师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克服职业倦怠,积极、主动地参与继续教育活动,提高自身学历层次。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高职院校要注重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从精神层次和物质层次两个方面入手。教师职称晋升,使教师的薪酬得到了增加,通过采取有效的薪酬激励方式,可以提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在精神层次方面,学校领导要注重对教师予以鼓励,使教师能够认真的看待继续教育问题,使教师思想得到改进,从而在继续教育的道路上快步前进。

(三)加强创新发展,提升继续教育效果

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效果,注重加强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继续教育模式创新过程中,应站在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角度,将培训基地由校内课堂延伸至工厂、商场、车间等实践场所。同时,把高职院校全体教师作为继续教育对象,在继续教育培训期间,针对教师的科研素养、专业素养等进行训练,并让教师在培训中掌握最前沿的专业技能,最终成为双师型人才[6]。此外,基于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应努力开发校本研修等新型培训方法,并在培训中组织科研课题,让教师独立思考科研题目,提高自身问题分析能力。其次,在继续教育机制创新过程中,应注重建立年度培训计划、教师进修计划、继续教育激励计划等等。其中,年度培养计划的落实,主要是针对一些青年教师进行培养,让他们了解培养内容,并经过专业的考核,提升其职业水平。而教师进修计划,则是采取在职为主,脱产为辅的继续教育模式,培养教师综合素养,让教师掌握新的知识。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加强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提高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效果,所以,应强化对其的落实。综上可知,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着认知不足、职业倦怠严重、教育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到了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为此,为了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高职院校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综合素养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应从克服认知误区、克服职业倦怠、加强创新发展等三个方面入手,优化高职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最终使得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后,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工作,并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左彩云.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继续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6(15):50-52.

[2]程颖.高职院校语文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46-48.

[3]康军.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5):72-73.

[4]肖淑梅.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1):88.

[5]吴丹.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1):281-282.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训;继续教育;问题;改进策略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的知识都在进行着快速地更替,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最先进的培训和教育,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因此,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的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都不健全,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还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参与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的人员的功利心较重

参与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相关人员功利性较强是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质量的提升。一方面,有些时候,参与培训的人员往往不能对培训要求、目的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没有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主动意识;
另一方面,单位为员工提供了相应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但参与人员有可能只是为了拿到相应的证书或实践学分,参与激情与成果和效益的关联性较大,参与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功利性较强,这种现象在我国各行业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过程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2.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整体培训和教育效果,还会直接导致人们的参与热情降低,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我国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例如,在企业提供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机会时,往往会不同部门进行相同的培训科目,没有考虑到不同部门之间的差异性。另外,在设置培训项目时,往往不能提供有梯度的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不利于参与人员潜力的充分发掘,这样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是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

3.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需求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

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需求和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的现象在我国各行业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过程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我国各行业各领域中,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类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机会都远远多于管理类岗位,忽略了管理类岗位的继续教育需求;
第二,一般来说,比较珍贵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机会都会给予到该行业的相对来说资历较深的人员,但资历较深的人员一般工作非常繁忙,工作压力较大,往往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相应的培训与继续教育过程中;
第三,在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过程中,个人期望值远远大于实际效果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样参与人员的个人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后期的参与积极性可能会相对较差。4.缺乏系统化的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缺乏系统化的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也是影响我国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各行业各领域的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已经逐渐成熟,在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个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之间并没有很好地联系与融合起来,都是相对较为分散和凌乱的,不利于培训与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最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我国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信息网络构建不健全,人们不能通过网络搜索等较为便捷的方式获取最新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资讯,不利于信息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二、改进人才培训与加强继续教育的对策

1.加深参与人员对培训与继续教育的认识

想要提升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的整体质量,首先要改变参与人员功利性较强的现状,不断加深参与人员对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认识。一方面,在有相应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时,举办方应该明确说明此次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同时要进行严格的参与人员资格确定,选择自主学习意识较强的人员来参加;
另一方面,培训举办方要让参与人员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激发参与人员的主动学习意识,从而促进参与人员将学到的知识切实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另外,应该通过文化建设,让各行业的人才意识到进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各行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2.设置合理的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课程

设置合理的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课程是有效提升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水平的首要环节,一般来说,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首先,进行课程设置时一定要结合该行业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理论思想、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与继续教育的课程框架;
其次,课程设置一定要结合该行业或领域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才能收获奇效;
然后,要考虑不同部门、体系参与人员的学习需求,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最后,还要设置具有梯度的培训课程和考核体系,在每一阶段考核突出的人员才能参与到下一梯度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竞争机制的融入提升培训与继续教育质量,还有利于参与人员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掘。

3.尽量缩小培训与继续教育期望值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

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尽量缩小培训与继续教育期望值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培训举办方要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开展一系列活动,切实了解实际的培训与继续教育需求;
其次,在有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机会时,举办人员应该给予表现突出的年轻人才更多的机会,不应该将参会名额仅仅局限在资历较深的人员中;
最后,在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项目确定时,举办方要举行相应的答疑会,通过答疑的形式让参与人员真正了解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与相应的课程,让参与人员能够具有合理的期望值,这样才有利于后期培训与教育活动的开展。

4.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

在社会范围内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是改善我国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现状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全面了解现阶段我国可以提供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机会的主体,充分分析各个零散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合理分配,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
另一方面,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构建网络化平台,进行资讯的、培训人员的征集、培训考核结果的反馈等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我国各行业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的系统性,促进培训与教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提升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加深参与人员对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的认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创设一种积极参与的氛围,其次要结合行业特点、部门培训需求设置合理的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另外,还要尽量缩小培训与继续教育期望值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最后,还要通过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充分汲取,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

作者:敖雪婷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才流动人事考试中心

参考文献:

[1]许本亮,姜坪,赵秉文.新形势下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的思考[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1):62-64,69

[2]孙巍.浅议人才培训与加强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16):10-12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一、理顺关系建中心,规范管理促培训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覆盖我市教师全员,涉及面广,层次复杂。原来分设中小幼三个教师培训中心,分别挂靠两个市属大学,头绪多,条块分割,每年教师培训工作缺乏系统规划;
职能不明,责任不清,已与高速发展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后经市教育局广泛调研、论证,通过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实施职能归口,终于成立了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并通过委局的统一领导和教师工作处的具体指导,统一协调与管理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心成立后,注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强化市级培训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规范区级培训的立项审批制度,还组织开展全市教师培训工作的运行与交流。这样,全市教师培训工作有序运转,市级教师培训项目逐步形成特色,区级培训异彩纷呈,既有效推动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又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二、深入一线做调研,按需立项接地气

开展按需施训是落实“以师为本”的培训理念的集中体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不同,城乡及不同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也不同,因此,只有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培训,才是有效且能赢得教师欢迎的培训。

每年进行市级培训项目设置之前,市局教师工作处会同市继教中心认真开展培训前的项目调研,坚持与一线教师、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师训管理者座谈、交流,以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并在坚持我市教师培训的连续性的基础上,科学、整体地规划教师培训项目,努力做到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结合,短期培训与长线培训互补,理论学习与实践研修兼顾,力求项目设计针对我市教师实际,最终提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指导。

教师培训项目根据教师的需求而设定,深受参训教师的欢迎。特别是近年来,每年市级项目参训教师近15 000人次,参训率接近100%。由于项目设置和培训内容能吸引教师,所以参训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

三、课程设计精品化,资源整合优质化

教师培训,即给教师专业的引领和发现、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个人素养。只有做好教师培训,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市场化运作项目招标,优质培训成效显著

从2009年开始,市级教师培训实行项目外包,即通过公开招标,广泛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整体规划,基本实现了“项目专业设计、政府公开招标、资质机构承办、区校两级协同、市级整体管控”的操作模式。通过招标信息的,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被引入武汉的教师培训活动中。这样,教师便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例如,常青第一学校的刘佳老师这样说:“我有幸来到位于首都北京的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由武汉市教育局组织的首届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研修班的学习。虽然11月的北京秋风瑟瑟,满地落叶,让我这个一直生活在南方的人感到无比寒冷,但培训课程如火如荼,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以及特级教师理论结合实践的剖析,不仅让我从理论高度了解到新时期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必要性,更让我从实践角度理解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这次培训学习对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既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又使我获得新的感悟,还令我明白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2.开发本地优质资源,锻造精品课程

我们注重本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并组织名特优教师集体研讨,以形成适合武汉教育发展现实的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市一线教师的优质资源库,旨在向全市教师培训基地推出一批精品课程和优质师资,以丰富教师培训的内容,最终适应教师专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各区也在积极行动,采取“内强队伍、外联优质基地”的策略,通过内修外习的方式,打造骨干队伍,提升区域教师的整体水平。

四、优化培训打基础,立足基地抓争创

1.认真学习文件,建立市级标准

教师培训基地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市大力推进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服务与支撑作用。

2.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研训一体化”

各区级教师培训机构根据区域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完善机构、规范管理、创新模式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使教师培训基地基本成为本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集散地。例如,武昌区、洪山区积极开展“研训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整合区内教育资源,实现目标融合、内容兼容和过程协调,以突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特点,基本形成区域性教科研、中小学教研以及教师培训一体化的“大研训”格局。又如,新洲区教师培训中心根据区局教育规划的总体目标,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把培训中心建成促进教师发展的服务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中心和品牌中心。总之,教师培训中心首先要发展自己,然后引领教师发展,最终带动学校发展。

3.争创达标建设,以便强基固本

2011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重启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给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区级教师培训基地对照教师司的评估标准,深化机构内部改革,既抓硬件的达标,又重软件工程的建设。例如,武昌区教培中心积极创建部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基地,通过内挖潜力,外学经验,不断提升“研训一体化”的工作实效性,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并经专家组评估考核,一次性通过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的认定,是继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后又一个部级示范基地,有力推进了区域教育的发展。此外,我市还创建市级教师培训示范基地3个,市级教师培训合格基地7个,为全市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跟踪考核查实效,学分管理网络化

1.出台管理规范,促进培训多样化

为了有效保障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教育局出台了《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就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业务管理以及学分考核细则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具体有四点。其一,完善管理体制。在五年的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落实三级管理、三级培训和三级考核,使全市教师继教工作层层有人抓,层层有活动,层层有督导,层层有考核与评价,努力使继续教育工作不留死角,全方位运转。其二,更新培训理念。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培训理念,充分尊重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师为本”的观念,关注教师的需求与发展,并在继续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让他们有选择权,使他们由继续教育的顺从者向专业化发展的践行者转变,最终不断开创教师继续教育丰富多彩的新局面。其三,改变培训模式。注重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校本研修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紧密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创新思路,改变培训方式、方法,突出教师的“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和发展性”原则;
积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优势,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员听;
教师写,学员记”的被动接受的培训模式,把交流、研讨、辩论、沙龙以及合作学习与名校访学等方式引入培训课堂,使培训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师的灵感、智慧、创造力以及新思想、新思路在互动和碰撞中生成、升华。其四,创新考核方式。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教师是否按时完成学习内容,更在于教师的个人成长,也就是说,教师继续教育既要重视结果考核,又要重视过程考核,还要强调训后的实践。2009年,参训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开展训后实践研修开始实施,为此,市教育局了《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教师市级集中培训后期实践研修工作的通知》,通过研修将培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发挥培训的效益,更引导教师注重反思,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最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2.实行网络管理,提高学习效益

2010年,市继教中心积极筹建武汉教师教育网(以下简称“教师教育网”)。2011年3月,教师教育网建成开通,全市在职教师个人专业业务档案及继续教育信息全部实行网络管理。意义有五个:一是教师个人可随时登录教师教育网查询个人专业发展信息及继续教育学分;
二是市区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可通过教师教育网了解全市和区域教师继续教育的完成情况;
三是为制订教师继续教育年度及短期规划提供可靠数据,方便学校管理和市区考核,以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网页开通的“继教管理”“继教动态”“继教研究”和“培训心声”等栏目,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并扩大了对我市教师继续教育的宣传,不仅营造良好的教师培训氛围,更增强教师个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五是网页开通的“师路心语”栏目,既加强与教师的实时互动,倾听教师的培训心声,又广泛采集教师的培训需求,为教师培训计划的制订提供有力支持,使培训更适应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最终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效益。

六、转变培训观念,推动继续教育

委局领导高度重视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作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将教师培训工作作为绩效考核目标,从人员、经费和制度上给予充分保障。具体有三点。其一,经费到位。每年市教育局拨出专项经费2 000万元支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以打造各区及各学科的“领头雁”。其二,指导及时。委局主要领导须听取各方意见,以宏观指导每年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设置工作,并从教育政策、委局中心工作以及全市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审核年度工作方案。三是积极参与。分管领导经常参与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研讨会,并深入培训一线,以充分了解一线教师培训的现实需求,及时解决培训中的问题,最终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行。

1.创出特色,树立品牌,助推发展

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创出特色,树立品牌,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大培训”格局

在汉阳区,每年局领导牵头,组织召开“诸葛亮”专题工作会,集思广益,共同商议培训大计(论证培训项目、研讨培训主题、选择培训内容、推荐培训师资和确定培训方案),以使全区形成各方关心培训、共同实施培训的“大培训”格局。

(2)落实保障机制,划拨专门款项

在江夏区,既坚决落实保障机制,又拨专款对培训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还出台了《区教育局关于落实市区两级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以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圆满完成。在江岸区,坚持将每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信息刊登在局周安排上,以体现行政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推动力。

(3)加强工作保障,实施“双线”管理

在蔡甸区,2012年既出台了《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和《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管理办法》,又实施“行政线”和“业务线”的“双线”管理模式。局师训科、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教研室、各乡镇教育总支以及各中小学分级负责,层层签订责任状,时时加强过程管理,事事纳入绩效目标;
同时,区教育局加强工作保障力度。

(4)努力打造平台,促进内涵发展

区教育局按照办学标准,加强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保证培训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例如,东西湖区基于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围绕内涵提升、区域协同、全员参与、整合优化和校本导航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内容,精心策划和严密组织各项培训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

2.注重宣传,资源共享,有效促进

良好的舆论导向有利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推进,因此,我们注重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宣传,实时信息传递、优质项目推介和创新模式等都是我们宣传的内容。通过宣传,可形成良好的氛围,并激发全市教师对培训的热情,以提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1)加强舆论导向

2009年,《中国教育报》以“培训教师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武汉市2009年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侧记(一)”和“让教师培训成为教师最大的‘福利’――武汉市2009年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侧记(二)”为题,报道武汉的教师培训工作,从教师培训是政府的责任到让培训成为教师最大的“福利”,既体现武汉市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担当,又达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促进教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的共识。2010年,《中国教育报》以“让更多优秀教师迅速成长――武汉市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辐射效应”为题,专版介绍我市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及工作成效,于是,武汉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影响力逐渐形成。2011年,《中国教育报》以“教师培训交流‘撬动’城乡教育天平――武汉打造十万‘魅力’教师纪实”为题,全方位回顾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强调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的共识。

(2)促进资源共享

我们通过教师教育网,及时传递有关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信息,以使教师有更广泛的学习渠道。例如,我市与《成才》杂志社联合,编辑出版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专刊,有力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3)促进区域交流

我市各区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专刊,加强了区内和区际之间的交流。例如:武昌教育培训中心的《教育改革与探索》提出“促进‘研训一体’”的理念,既服务基础教育,又呈现区域教师研训活动的实情实景;
江岸区创编的《江岸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园地,既立足江岸教育,又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设“政策法规”“教师培训”“支教援教”“校长论坛”“名师风采”“园丁心曲”“他山之石”和“读者信箱”等栏目,旨在交流教师教育经验,探讨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教师教育问题,传播教师教育信息,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口区推出的《师道研究》、蔡甸区编发的《师训简讯》等都从不同侧面深入探讨了区域内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旨在推动教师培训从盲目走向有序。

3.均衡发展,以师为本,符合需求

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是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以师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宗旨,让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走进教师的心灵,符合教师需求,特别是向农村边远薄弱学校倾斜,使教师继续教育真正成为边远薄弱学校教师的最大福利。

“以师为本”,即最大限度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并为这一发展提供支持,使教师在培训中提升素养和增强能力。“以师为本”体现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旨在尊重教师,发展教师,最终增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具体有四点。

(1)一线调研

每年市教育局在设置培训项目前,都会在一线调研(既调研培训的方向,又调研课程的需求),以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的需求,使教师有机会表达专业发展的愿望。之后,教育局根据教师的需求和愿望,科学设置每个年度的教师继续教育项目,并及时向教师继续教育单位反馈教师的课程需求和发展愿望,力争在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为教师提供精品课程和优良师资。

(2)突出过程

教师继续教育过程应凸显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报告式的培训模式,让参训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加强参训教师信息的反馈,以开展项目中期评估,及时调整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最终满足参训教师的需求。

(3)重视项目

每次市级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完成后,都坚持对全体参训教师开展无记名问卷调查,既总结项目的实施情况,又为日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最终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的改革。

(4)均衡发展

我市教育具有多元结构,且发展不均衡。由于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关注农村和针对薄弱地区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另外,针对农村和薄弱地区的专项培训,既要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要解决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以推进农村及薄弱地区的教育向前发展,最终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4.创新模式,坚持研修,提升效能

要提升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在创新中收获经验,并坚持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后的实践研修。

(1)模式创新

我市努力改变授课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授课方法,注重引导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参与教学互动。例如,班主任培训采用任务驱动、协同合作、主动竞争和有效激励等方法,围绕班级管理和班主任专业成长等问题,探寻班纪班风的建设、特别学生的应对、班队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班级叙事的撰写(用教育情景剧)以及班级教育游戏的开展,然后由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进行自我展示,最后由专家点评。这样,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便在自主学习与快乐分享中相互促进,进而获得共同成长的体验。又如,江夏区实验小学的教师罗彩虹说:“这五天的培训真是痛并快乐着,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因为担心第二天的展示。虽然展示的结果与自己的期望还有距离,但在展示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无穷的快乐和诸多的感悟!就拿今天的分区交流来说,东西湖的教师的情景表演惟妙惟肖,生动体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爱;
新洲区的教师列举了自己班级的案例,使大家意识到,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走近学生,更要深入学生的家庭;
蔡甸区的教师展示的‘复杂环境下的科学教育’,更多关注学生的成长,平朴无华,打动人心;
在初中化学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中,他们从改变学习方式开始,制定、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评价机制,并围绕培训内容,适时开展小组活动,让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亲身体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感受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杜威的“做中学”理念。总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受到教师的热烈欢迎,并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最终形成良好的教师继续教育文化。

(2)后期研修

在教师继续教育后期开展实践研修是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并在应用中不断提升的有效措施。在教师继续教育后期的实践研修期间,能使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增强自我计划、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等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应用于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力求使理论思想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最终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另外,让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带着后期研修任务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可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意识。还有,教师继续教育后期的实践研修便于各区集中管理,利于搭建服务平台,可开展有效指导与组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最终形成“一人研修带动一批教师发展”的良好局面。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教育培训 五篇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五篇】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