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毕业教育总结【五篇】(精选文档)

论文摘要: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背景下,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毋庸置疑。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供求总量不平衡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供求结构不衔接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引领高等师范教育宏观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科毕业教育总结【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专科毕业教育总结【五篇】

专科毕业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背景下,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毋庸置疑。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供求总量不平衡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供求结构不衔接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引领高等师范教育宏观改革以实现师范生供求总量平衡,引领高等师范教育微观改革以实现师范生供求结构衔接。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背景下,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毋庸置疑。如辽宁省普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显示:2007年辽宁省预计共有师范类毕业生125l0人,而近百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仅l500余个;
2008年辽宁省预计师范类毕业生达15000人,而七十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仅1000余个。目前,辽宁省内高校和公办中小学多处于缩编和教师岗位相对饱和状态,师范毕业生就业形势犹如雪上加霜。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即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师资合理配置的就业体制。近几年,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师范生就业的一系列新政策,这些政策使师范生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即由国家“包当干部、包分配工作”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是历史必然,致使师范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呼唤着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也引领着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一、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市场经济是动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充分就业也并非人人都有工作,也有自愿失业、总需求不足的周期性失业,师范生失业也不例外;
但失业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必须给予高度关注。2006年辽宁省师范类毕业生协议就业率仅为38.85%,2007年仅为31.5%。越发降低的就业率呼唤社会各界分析原因,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深化改革。

(一)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供求总量不平衡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在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师资的供给在绝对增加,而需求却相对减少,出现了供过于求、相对过剩、总量不平衡的现象。

1.供给绝对增加

形成师范生就业市场师资供给增加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师范院校升格、扩招,师范毕业生数量增长。这几年,国内的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师范院校不断撤并、升格。从中师到师专,从师专到本科,据不完全统计,从l999年到2o05年,我国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96所。受利益驱动,师范院校招生规模连续扩大,师范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

第二,教师资格证放开,非师范生及其他师资供给增加。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这样,除了非师范生,社会人员如资深专家、技术人才、只要考取教师资格证,也可以竞争教师岗位,到教育部门就业。师资来源渠道多元化,师资供给增加。

第三,加入WTO,中外合作办学、外资独立办学增加了师资供给。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的教育市场包括师范教育向国外教育机构开放,发达国家进人中国教育市场呈现越来越强的趋势,中外合作办学、外资独立办学等不同形式的学校应运而生,师范毕业生不断增加。

2.需求相对减少

形成师范生就业市场师资需求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基础教育的生源减少,教师需求相应减少。我国多年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上生育观念的转变,现在人口的自然出生率已经大幅度下降。教育的规模与人口密切相关,尤其是基础教育,生源减少,教师需求自然减少。

第二,学校布局调整,教师需求也相应减少。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的实行、农民工子女进城,调整了原来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础教育也相应合理地调整了学校布局,逐步向中心学校集中,每班的人数增加,学校、班级的数量减少,对教师的需求也相应地减少。

第三,教师编制科学合理,教师的需求相应减少。为节约教育成本,教育系统按需设岗,改变了过去因人设岗的不正常现象,现有教师资源使用日益合理,对教师的需求也即随之减少。

(二)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供求结构不衔接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在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毕业生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存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地区结构以及质量供求不衔接现象。

1.专业结构不衔接

在师范类各专业中,不同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需求较大的专业主要有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初次就业率较高;
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俄语、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教育管理、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

2.层次结构不衔接

层次结构不衔接,即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目前的就业状况是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专科生的就业难度较大。

3.地区结构不衔接

近年来,师范毕业生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教师的需求量不多且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多;
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量大,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在辽宁西部地区一些乡镇的农村学校,十余年没有新毕业生到学校任教,教师队伍年龄严重老化,外语、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处于“一师难求”、开齐课程都成问题的尴尬境地。师范生就业的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

4.培养质量不衔接

在过去高师专业较普遍存在的培养目标单一、课程体系陈旧、考试考核方法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新升格的本专科院校高师专业的生源质量又参差不齐,师范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令人堪忧。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已进入到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优质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培养质量不吻合成为主要矛盾。

可见,无论是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的供求总量不平衡,还是供求结构不衔接,都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紧迫要求。

二、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引领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推进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去化解。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引领着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一)就业市场化引领高等师范教育宏观改革,以实现师范生供求总量平衡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充分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市场机制在高师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日益显著,引领高等师范教育进行改革。

1.预测师资需求,调控供给规模

高等师范教育有关部门要遵循就业的市场导向,加强宏观预测,要根据师资的需求,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中央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就学人口、升学率、师生比,做出四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分专业学科的师资需求预测,分别全国范围和本省范围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年度预测报告,作为在宏观上调控师范类各专业招生量的依据,以避免因盲目招生造成就业隐患,实现教师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第三,加入WTO,中外合作办学、外资独立办学增加了师资供给。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的教育市场包括师范教育向国外教育机构开放,发达国家进人中国教育市场呈现越来越强的趋势,中外合作办学、外资独立办学等不同形式的学校应运而生,师范毕业生不断增加。

2.需求相对减少

形成师范生就业市场师资需求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基础教育的生源减少,教师需求相应减少。我国多年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上生育观念的转变,现在人口的自然出生率已经大幅度下降。教育的规模与人口密切相关,尤其是基础教育,生源减少,教师需求自然减少。

第二,学校布局调整,教师需求也相应减少。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的实行、农民工子女进城,调整了原来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础教育也相应合理地调整了学校布局,逐步向中心学校集中,每班的人数增加,学校、班级的数量减少,对教师的需求也相应地减少。

第三,教师编制科学合理,教师的需求相应减少。为节约教育成本,教育系统按需设岗,改变了过去因人设岗的不正常现象,现有教师资源使用日益合理,对教师的需求也即随之减少。

(二)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供求结构不衔接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在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毕业生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存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地区结构以及质量供求不衔接现象。

1.专业结构不衔接

在师范类各专业中,不同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需求较大的专业主要有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初次就业率较高;
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俄语、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教育管理、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

2.层次结构不衔接

层次结构不衔接,即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目前的就业状况是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专科生的就业难度较大。

3.地区结构不衔接

近年来,师范毕业生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教师的需求量不多且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多;
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量大,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在辽宁西部地区一些乡镇的农村学校,十余年没有新毕业生到学校任教,教师队伍年龄严重老化,外语、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处于“一师难求”、开齐课程都成问题的尴尬境地。师范生就业的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

4.培养质量不衔接

在过去高师专业较普遍存在的培养目标单一、课程体系陈旧、考试考核方法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新升格的本专科院校高师专业的生源质量又参差不齐,师范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令人堪忧。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已进入到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优质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培养质量不吻合成为主要矛盾。

可见,无论是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的供求总量不平衡,还是供求结构不衔接,都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紧迫要求。

二、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引领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推进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去化解。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引领着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一)就业市场化引领高等师范教育宏观改革,以实现师范生供求总量平衡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充分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市场机制在高师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日益显著,引领高等师范教育进行改革。

专科毕业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
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
就业;
训导班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134-05

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以下简称就业训导班)是行政院依照1936年6月23日第268次会议决议,临时设立的专科以上学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训练和推介机构。教育部在发给各专科以上学校的训令中说:“为尽量登用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以辅助行政及经济建设起见,除兹由考试院于本年九月举行临时高等考试外,特于首都举办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招收最近三年度(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年度)国内外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尚未就业者)一千名,施以短期训练及实习,考验合格,按照成绩分配工作。”[1]就业训导班的开设表面上是政府为解决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而采取的积极措施,事实上其设立十分被动,效果亦很有限。

一、就业训导班设立缘由

1.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十分严重。20世纪30年代前期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问题非常严重,学校及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社会动荡、经济危机和工商业的不发达,使得就业成为十分头疼的社会问题。1933年出版的《中国教育问题之讨论》一书中写道:“十数年前,中学毕业生没有出路;
五六年前,专科以上学校学士也没有出路;
近一二年来,连吃了面包回来的外国留学博士硕士也几乎没有出路了。” [2]即便是中央大学这样的一流院校,学生就业也大成问题。据1934年8月《申报》报道,“中央大学本届毕业生400余人,有300余人未得工作”[3]。个别较为落后的省份,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更是高得惊人。1934年9月《大公报》报道,山西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人数“以最近四五年内为最高,今年(1934年)更打破纪录,人数达到480人,目下正式找得职业者,仅1/10。”[4]教育部1936年曾对国内84所专科以上学校1933年、1934年两年度毕业生就业进行过统计,84校两年度的毕业生共为15 216人,其中未就业者共2 00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3.1%[5]。

2.爆发了第一次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职业运动。20世纪30年代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恶化,导致了毕业生职业运动的爆发。1934年,在专科以上学校较为集中、毕业生人数多而就业环境又相对恶劣的北平,首先爆发了毕业生的职业运动。职业运动大同盟盟员联名发表宣言称:“三十年来,政府及社会人士,但知广设学校,造就人材,而如何安插统计,则无人过问,任其自为问题,而不加以解决,则情势日益严重”,“同人等为时势之需要,为自身职业之企求,不能不有大同盟之组织,以公开之方式,求职业问题之解决”[6],并推派代表分别赴南京、江西等地向国民政府请愿。北平学生掀起的职业运动,得到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的声援,一时间毕业生职业运动风起云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国民政府的就业措施无济于事。1934年毕业生职业运动爆发之后,为平复学生情绪,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措施。(1)加强控制文科招生数,降低文科学生比例,纠正文法科教育畸形之发展。文法人才过剩不合社会需要,而农工医人才缺乏不能推进建设事业之认识,早在国民政府初立时即已产生。20世纪30年代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之后,教育部的对文科招生的限制愈益加强。从1931―1936年,文科类(文、法、商、教育、艺术)招生比从74.58%降至55.23% [7]。(2)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及公私立专科以上学校职业介绍机关。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成立于1934年10月,负责对高端人才进行调查、登记,并介绍其就业。为配合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的工作,教育部还下令各省与全国各公私立专科以上学校设立职业介绍机关。截至1937年4月,全国共有58所专科以上学校设立了职业介绍机构,其中公立(包括国立、省立)专科以上学校33所,私立专科以上学校25所[8]。此外,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还尝试与银行合作实行小工业贷款,扶助有志于从事工业建设的工科学生。(3)着力增加各种招录考试。1934年11月25日,国民政府考试院决定,自1934年起由政府主持专科以上学校学生毕业考试,与任用考试相联系。在“定期考试外,扩大各种临时考试,只须各机关需要何种人材,通知考试院,即可随时以简便之方法,迅速举行……务使考取数日以增多,借广学校毕业者之出路。”[9]然而到1936年,除高校文、实科结构得以显著调整外,其他措施施行效果极其有限。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自成立到1936年4月底,在该处经审查合格予以登记的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共有1 565人,介绍成功者仅195人[10]。此外,1935年10月起,在南京、西安、广州三地同时举行的抗战前规模最大的一次高等考试(第三届),参加普通行政人员、财务行政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统计人员、外交官领事官、司法官、会计审计人员、卫生行政人员、建设人员等9类考试的3 941人,被录取者仅有251人(其中3名为女性)11]。

4.爆发了第二次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职业运动。在政府就业措施不力的情形下,1936年5月北平再度发生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的服务运动。在服务运动大同盟散发的《告毕业同学书》中,学生对政府的就业措施提出了公开的批评,“虽然在一九三四年,也曾有过类似服务运动的所谓职业同盟,而他们所努力的结果,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工作咨询处、介绍所的设立,这种问题的本身,有何益?”学生进一步提出,“我们要求解决的,不是口头允诺、咨询处和介绍所的成立,而是分发任用。”[12]

5.成立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为减少学生闹的可能性,解决就业问题,1936年6月时任行政院长的提议对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进行短期训练后加以任用。当月23日行政院即通过该提议。不久,训导班筹备委员会奉命成立。7月初,北平服务运动同盟的请愿代表抵达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在这种情况下,就业训导班加快了筹备进程。18日训导班筹委会召开第二次会议议决训导班简章,决定由教育部主持学员的招收,学员数额定1 000名,分两期训练,每期训练4个月,实习3~4个月。学员在入学前经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体检合格后,即可办理入学手续。

二、就业训导班的突出特点

就业训导班计划招生1 000名,实际上各校各处保送学员共有4 222人,后经考核,分两期录取了1 500人[13]。1936年10月15日训导班正式开学,一期学员456人。就业训导班被国民政府赋予了解决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大使命,正如就业训导班班主任丁惟汾在开学典礼报告中所言,“训导班之设立是一种新的事业,他的使命非常重大,它的性质与普通专科以上学校不同,教训设施,均无成例成法可沿。”[14]从就业训导班第一期来看它的确与普通专科以上学校不同。

1.以未就业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为训导对象,学员来源十分广泛。训导班以国内外专科以上学校1933―1935年度未就业毕业生为训导对象。从毕业院校来看,第一期学员毕业于国内外83所专科以上学校。456名学员中422名毕业于国内76所专科以上学校,占学员总数的96.93%;
14名毕业于国外7所专科以上学校,占学员总数的3.07%。422名国内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中,136名毕业于国立院校,占32.3%;
66名毕业于省立院校,占15.6%;
240名毕业于私立院校,占52.1%。14名国外院校毕业生中12名毕业于日本院校,占85.7%。学员毕业科系共有45个之多,但分布非常集中。从科别来看,法科最多,占学员总数的51.75%;
文科其次,占28.73%。工、理、商、农各科则相对较少,分别为5.04%、3.95%、3.95%和1.1%。从系别来看,毕业于法科法律系学员居第一,占学员总数的13.68%;
其次是文科中国文学系,占11.18%;
再次是法科政治系和法科经济系,分别占10.96%和9.87%。从学员籍贯来看,学员共来自23个省份。其中江苏籍最多,占全部学员的18.86%,其次是河北籍学员,占11.18%。其他学员较多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浙江、山东、湖南、山西、福建和辽宁,此9省之和占学员总数的76.96%。

2.以政府为后盾,规模大、力量强、师资雄厚。就业训导班每期正取500人,备取250人。第一期实训学员456人(含9名自行退学者),以学员人数计,规模与正规专科以上学校无异。而一次培养如此多的毕业生,国内专科以上学校可比肩者极少。以上海为例,上海专科以上学校中毕业生最多的复旦大学1931年也仅有毕业生441名[15]。此外,就业训导班由行政院主办,附设于中央政治学校。亲任就业训导班委员会会长,以教育部长王世杰、实业部长吴鼎昌、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和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丁惟汾(兼班主任)为常务委员,委员包括蒋作宾、张群、何应钦、陈绍宽、孔祥熙、俞飞鹏、张嘉、吴忠信、陈树人、刘瑞恒、何廉等,均为政界、商界、教育界名流,办学声势可见一斑。

就业训导班有很强的教职员阵容。其教职员之强,一是在于人数多。训导班一期有职员60名、讲师75名和军训教官8名,教职员总数达143名,其教职员与学员数之比约为1931年上海专科以上学校教职员与在校生人数之比的2倍。1931年,在校学生达1 344名、毕业生数达441名的复旦大学,教职员总共只有144名。二是在于资历非凡。训导班各门课程均由中央政府各对应部门派员讲授,讲师数目达75名。这些讲师不仅是各科专家而且是中央各部高级长官,75人中有68人具有专科以上学校学历,51人曾留学海外,其中获硕士学位者18人,获博士学位者5人。不仅讲师如此,就连训练班训育处和军事训练部职员也资历不凡。

就业训导班的办学资金,正规专科以上学校也望尘莫及。在整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专科以上学校办学资金始终处于困难状态。1934年政府预算虽规定年支出的15%用于支持教育文化事业,但实际上这是个从未达到过的目标。1936 年教育文化预算总额曾达到过4.5%的高度,而同年军事拨款占32.5%,公债还本付息占24.1%[16]。办学如此拮据,学生“在训练期间得月给津贴30元(包括膳宿、零用);
实习期间,每人得酌给津贴四十元(包括膳宿)”,只有办学声势大、力量强的就业训导班能够做到。

3.以行政就业为指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目的十分明确。

就业训导班以培养学员辅助行政为目标,训练4个月,实习3~4个月,理论培训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培养目的十分明确。其训练要旨有四项:一为精神训练,注重人格之修养;
二为体格训练,注重体育与军事;
三为法令概要,注重机关之组织及文书程式;
四为各科概要及现有各种事业之概况。这四项要旨充分地体现在其训练期间的课程设置上。从讲授课程来看,训导班为学员设置了36门课程,这36门课程包括政府组织、法制运用、人事管理以及各种建设事业之概况等内容,几乎涵盖了政府行政的所有方面,授课时间长达242小时。此外,就业训导班对学员实行军事化管理,还开设有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交通学、筑城学、地形学等军事课程。

第一期训练到1937年1月结束后,就业训导班根据学员所学的专业与培训期间的成绩,委派其到国民政府的各机关实习。其中到实业部的99人,到铁道部的50人,到财政部40人,司法行政部15人[17]。就业训导班也向各银行推介实习生,如中国实业银行、国华银行、四明银行、中国企业银行、上海商业领储蓄银行等[18]。

三、就业训导班折射出的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1.社会动荡,经济不发达,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非常普遍。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的普遍和严重反映在就业训导班的学员数量和来源范围上。从数量来看,1933―1935年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生仅有26 959人,保送就业训导班者即达4 222人之多,占15.67%;
从范围来看,456名学员来源于83所专科以上学校、23个省份。尽管数据显示,国外毕业生就业好于国内毕业生;
国外毕业生中欧美毕业生又好于日本毕业生;
国内毕业生中国立院校毕业生又好于私立院校毕业生。但毕业生就业之难,就连以往就业有优势的留学生、名校毕业生、热门专业毕业生也不例外。据就业训导班第一期学员校别人数统计表,12名毕业于日本院校学员中,6名毕业于东京大学、两名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两名毕业于明治大学、1名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1名毕业于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而76所国内院校中,参加就业训导班人数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国立北平大学(30人)、私立大夏大学(21人)、私立复旦大学(17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6人)和国立中央大学(14人)。就连地理位置优越、专业应用性强、毕业生人数少的上海商学院,其毕业生就业也成问题。1933―1935年该校会计、银行、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系毕业生总数不过166人,据该校所呈请求参加就业训导班名单来看,到1936年申报之时1933―1935年度毕业生中未就业者达26人,其中仅有3人曾担任过教职,其余则从未有过工作[19] 。

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的普遍和严重,首先是社会动荡和经济不景气的必然结果。1931年以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九一八事变和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新设工厂数量逐年减少。据统计,1930年全国新设工厂119家,1931年降为113家,1932年降为87家。更为严重的是,新设的工厂数远远低于歇业的工厂数。以上海1934年为例,这一年新设工厂28家,改组291家,歇业的有70家[20]。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华北地区进行的武装走私,使得本已处于衰退之中的经济雪上加霜,造成企业的大量停业。社会动荡不宁、东北地区沦丧及经济衰退使得社会总体就业压力大增。上海国际劳工局中国分局的调查报告显示,1935年中国失业人口总数估计达5 893 196人[21]。在这样的局势下,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势必大大减少。

2.高等教育仿效欧美,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结构性失业严重。就业训导班学员毕业科系结构表明,法、文两科毕业生就业较工、理、商、农各科艰难,其中法律、政治、中国文学专业最甚。这与教育部1936年对国内84所专科以上学校1933年、1934年两年度毕业生就业统计结果一致。该统计表明:两个年度,文科(文、法、商、教育)未就业者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为16.6%,实科(理、农、工、医)为5.7%。文、实科就业率之悬殊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高等教育的盲目发展关系甚紧。

高等教育发展之盲目重点不在于专科以上学校数目的增长及在校和毕业学生数目的增加,因为自民国设立以来至1935年,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总数不到8万人[22]。人口以4亿计,每万人中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仅有不过二人。高等教育的盲目发展在于专科以上学校的滥设以及科系和课程设置的不符国情。

滥设专科以上学校,私立最盛。据统计,1928―1933年,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数量在短短的五年内上由74所升为108所,其中绝大多数是私立学校。这一时期,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数量仅由48所上升到57所,而私立专科以上学校则由26所增加到51所[23]。以上海为例,1931年上海33所专科以上学校中私立学校达23所。然而就学生数目而言,1931年上海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平均每所不过433人,其中学生数在300以下的共16所(私立9所),200人以下的13所,100人以下的有4所,最少的中法国立工学院只有28人。每校学生平均数如此之少,加上经费常常不足,因此大多数专科以上学校办学因陋就简,喜设简单易行的文科,这成为大专以上学校学生文实科比例失调的原因之一。文实科比例失调的程度,据统计,1932年、1933年、1934年三个年度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中文科类(包括文、法、商、教育)毕业生分别占到72%、70%和71%[24]。当然,文实比例失调在根本上却是近代中国教育体制因袭美日诸国,教育设计不适国情所致。教育设计不合理不仅表现在文实科比例与国家发展需要不相适应上。

高等教育办学的粗糙、教育体制的抄袭、课程设置的不切实际,使得专科学校以上毕业生在社会上往往有眼高手低之嫌,有的甚至被工人讥讽为“饭桶”[25]。至于粗制滥造之学校,胡适曾经断言,“凡功课太松,管理太宽,教员不高明,学风不良的学校,每年尽管送出整百的毕业生,他们在社会上休想得到很好的位置。偶然有了位置,他们也不会长久保持的。”[26]专科以上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使得在社会政治经济困顿时期原本困难的就业局势更加恶化。

3.用人机制不良,就业渠道狭窄。

就业训导班学员从训导到实习到分配工作,概由行政院支配,即行政院为学员打通了学用的通道,避免了社会用人机制的弊端和无效率。

近代中国专科以上学校生的就业,向来听任双方自由抉择,并没有加以统制。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中国选取人才更多的是采用引荐制,而不是公开地选拔,社会上大多数企业机关用人都是靠相互援引、熟人介绍,并且需要中人作担保,对于人选问题采取合理制度的,可以说是寥若晨星。加之国内没有一个足以取得社会绝对信任的人才介绍机关,使得在职业机会并不充足的20世纪30年代,往往出现有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矛盾现象,这种供求不相为谋的现象也是常见的事。这样更加深了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谋业的困难。时人指出,“吾人痛叹自十七年统一以还,至今已七八年,而官吏任用迄未入轨,试一查中央地方各机关之用人,要之多由请托推荐而来,其登庸者,大抵各有后援,非亲即友。即专以中央论之,官署之多,为全国冠,然试问各级官吏,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占几分之几?”[27]

以上海商学院为例。1932年该年毕业生不过只有35名,而1931年冬和1932年夏,校方分函至政府各部、各大银行及苏、浙、皖、鲁、川、粤政府各厅推荐毕业生达23次之多。非应届毕业生遇有失业也往往返求母校举荐以求谋得职业。此外,单位公开招录信息也往往通过私人渠道转达学校,校方为争取此类机会不遗余力,拳拳之心跃于纸上。1931年5月20日,校友中国国货银行熊菊龄来函,谓该月24日该行举行办事员考试,“此种机会不可多得……敢烦先生转告母校同学”。1931年11月,接沈达时消息知盐务稽核总所招考职员;
16日,校方具函朱所长:“敝院尚有毕业生多名,拟前来投考,即祈赐报名单,以便分发填送,届时并请优加拔擢曲予成全”;
21日,致函沈达时:“日前接读……无如同学前往报名时,业已停止报名,以致诸同学咸抱向隅之憾,筹思再三,惟有商恳台端从中设法,准予报名,以便应考”;
想来该所托辞考场狭小,因为24日校方致盐务稽核总所的函中说:“此次贵所招考,因考场狭小,有不再容纳之说,敝院同学闻之,殊为怅惘,兹特专函请求,务乞先生垂念该生等向慕之殷,格外通融,准予一体考试,俾资成全。”如此可见当时寻求职业途径之狭窄及对私人介绍和通融的依赖。

4.毕业生学非所用,政界和教育界成为就业的最大流向。就业训导班学员以辅助行政和经济建设为训导指向,不管原毕业科系如何,训导结束大多被委派到国民政府的各机关服务。一则反映了政府成为容纳毕业生的主要和最终处所之一,二则反映了那个时代学非所用的普遍和无奈。

20世纪30年代,社会动荡,工商业不发达,专科以上学校教育的弊病,加上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使得“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除了绝少部分往生产机关服务外,其余的都在政教两界”[28]。就连开设会计、银行、工商管理和国际贸易等经贸应用类专业、身处全国经济最发达之地的上海商学院,其毕业生从政和从教者也占有很高的比例。上海商学院第三届毕业纪念刊载有1933年、1934年度毕业生职业类别比较图。表中数据表明,1933年和1934年上海商学院毕业生在教育和军政界就职者占毕业生总数的70%以上,其中从教者最多,两个年度均达到60%以上[29]。上海商学院尚且如此,其他综合类专科以上学校更可想而知。实际上,较之教育界,广大的毕业生更愿意进入政界,“各校毕业生初入社会,往往以能在政府机关为荣,家庭父兄希望如此,青年本身之希望如此”[30],但毕竟政府机关的位置有限,这样就使得政界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在进不了政界的情况下,许多毕业生退而求其次,把从教作为自己的出路,未受过师范专业教育的教师人数迅速增加,出现了大批毕业生挤教育界独木桥的现象。

四、就业训导班是国民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又一项权宜之计

就业训导班之设立,诚如1937年1月30日在一期学员受训期满训词中所言,“延聘各科专家暨中央机关高级长官,为诸生讲授各科之要义及其应用,并泛涉政府组织、法制运用、人事管理以及各种建设事业之概况,诸生对于以前所学,条贯整理,得一明确之自信。对于准备就业之常识资以应付。益以精神体格之锻炼,使一般生活散漫之习惯,为之整饬约束,树立正确之信仰而自纳于有纪律有秩序之行动。时期虽短,而所造于诸生者,当非浅鲜也。”然而不管国民政府赋予就业训导班多么重大的使命,其作用也仅限于此,并不能达到使“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能各就适当之业务、克尽最大之贡献”的目的。具体而言,就业训导班的设立不仅受训人数有限、流向渠道不畅,而且并未触及就业问题的根本,因而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效果十分有限,只是国民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又一项权宜之计。

1.就业训导班受训人数有限,就业渠道不畅。就业训导班学员由各专科以上学校就1933―1935年度未就业毕业生,及教育部就1933―1935年度国外专科以上学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保送。各处保送的学员,共计4 222人,后经考核,分两期录取了1 500人。所录取者只占保送的1933―1935年未就业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的1/3强。其中上海商学院上报请求参加就业训导班毕业生共计26人,后来被录取者11人,11人中参加第一期训导学员仅有3名。因此,就业训导班解决1933―1935年度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力度非常有限,更不用说还存在其他年度失业的毕业生了。

不仅如此,就业训导班学员受训结束后,也未必都得到了政府委派的工作。政府部门原本人浮于事,拥塞不堪,因此训导班一期学员并未能全部被政府和相关单位吸纳。全面抗战开始后,就业训练班未派学员50余人,与其他政府各部裁撤人员一起,被组织进了战地服务团[31]。

2.国民政府就业措施并没有触及到就业问题的根本。造成20世纪30年代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迟缓,就业机会难以创造。要解决专科以上学校生就业难问题,舍发展经济外别无他途。然而,近代的政治环境又极大地束缚了经济的发展,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改良政治。当时的社会和政府并不是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1934年4月出版、何清儒所著之《中国青年职业问题》就把就业难的原因归结为政治的不良、社会的不安、教育的不合、经济的不足和心理的不足。他认为这些原因导致了机会缺乏、选才不公和人才不适用[32]。也在1936年10月15日就业训导班开学训词中说:“吾国知识分子失业者之所以独多,其故原非一端。如经济贫困、百业不兴;
如政轨未修、贤能失任;
如社会纷乱,才愚莫辩,皆使学无所用之客观原因,国家诚当竭力设法以排除之”。然而在内忧外患之下,国民政府一则对于毕业生就业工作无暇顾及,二则对专科以上学校生就业问题无能为力,在面对就业问题时,总强调“教育上之缺陷与青年本身修养之不健全”等主观原因,“所以我们只见到口是心非的高调政策”[33]和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措施,设立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即是其中之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举办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事与国立上海商学院往来文件[Z].上海档案馆藏,全宗号Q246-1-27-70.

[2] 天行.问题[G]//王云五,李圣五.中国教育问题之讨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3] 京中大学毕业生组织职业运动同盟会[N].申报,1934-08-08(17).

[4] 晋省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多失业[N].大公报,1934-09-24(9).

[5] 龚征桃.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问题[J].教育杂志,1937,(1).

[6] 全国各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职业问题严重[N].大公报,1934-07-02(4).

[7]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月刊,1936,(12).

[8] 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成立职业介绍机关一览表[J].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月刊,1936,(4).

[9] 考试院戴院长之关怀此事[J].教育杂志,1934,(1).

[10] 本处由二十三年十月至二十五年五月工作概况报告[J].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月刊,1936,(5).

[11] 民国二十四年高等考试统计表[J].考试院公报,1936,(3).

[12] 学生服务运动大同盟发表告同学书[N].大公报,1936-05-25(4).

[13] 本处关于就业训导班学员证件之整理及统计报告[J].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月刊,1936,(9).

[14] 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第一期同学纪念册[Z].上海档案馆藏,全宗号Y8-1-445.

[15] 徐雪筠.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307-308.

[16] 陈能志.战前十年中国大学教育经费问题[J].历史学报,1983,(11).

[17]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月刊,1937,(1).

[18] 上海档案馆藏,全宗号Q275-1-1308、Q246-1-683、Q278-1-167、Q279-1-1248、Q290-1-18-89等.

[19] 上海商学院介绍学生就业问题[Z].上海档案馆藏,全宗号Q246-1-27-70.

[20] 汪敬虞.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业[J].新建设,1953,(12).

[21] 申报,1935-01-09.

[22] 吴相湘,刘绍唐.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K].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

[23] 教育部统计室.全国高等教育统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4]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K].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

[25] 谈谈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G]//创世,1947,(1).上海档案馆藏,全宗号D2-0-1221-22.

[26] 胡适.赠与今年的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N].大公报,1934-06-24(2).

[27] 毕业生出路问题[N].大公报,1934-08-11(2).

[28] 沈炳彪.中国现在中学生的出路[J].中学生,1930,(6).

[29] 上海商学院第三届毕业纪念刊[Z].上海档案馆藏,全宗号Y8-1-329.

[30] 改进青年出路之先决问题[J].教育杂志,1931,(9).

[31] 李西岳,苏学文.旧中国四大家族全书:陈氏家族全传[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32] 何清儒.中国青年职业问题[Z].上海档案馆藏,全宗号U120-0-375,1934.

[33] 郝士英.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原因和救济办法[J].文化与教育旬刊,1935,(9).

A Study on Career Training Class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1930s

ZENG Fan

(School of Economics,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专科毕业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育学 本科生 社会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教育学本科生就业率普遍偏低,很多教育学本科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就业窘境。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在师范学校的教育学专业中名列前茅,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是在师大所有专业里分数线最高的。然而,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学习全国重点的专业,在大四本科毕业时,却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很多该专业的学生从大一时就开始担心自己在毕业时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并且有一部分同学因此而后悔当初选择这个专业。那么社会对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究竟如何?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真的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吗?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何去何从?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毕业生、教师、招聘单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研究组通过对毕业生访谈了解当前就业状况,对教师访谈了解到教师对当前教育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看法与当前措施,对招聘单位访谈确定当前招聘单位对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招聘现状。

三、研究成果

(一)总体现状分析

1.教育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有考研、出国、就业三个方向,其中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偏少。以北京师范大学08级教育学就业情况为例进行分析:出国与国防生各占25%,考研占50%。由于很多学生认为教育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早早地就做好读研究生和出国的准备,而那些考不上研究生和无法出国的毕业生,才选择了本科毕业找工作。

2.教育学的社会需求现状

(1)社会需求类型

教育学的“社会需求”可以分为三类,如图所示,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教育学本科生的需求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包括经济型需求,事业型需求和行政型需求。经济型需求是指公司企业需求、媒体需求等,比如一些公司招的销售人员等属于此类。事业型需求是指学校需求、出版社需求等,如学校的学科教师、杂志社的编辑等都属于此类。行政型需求包括学校教育行政需求、政府需求等,如教育局公职人员等都属于此类。

(2)社会需求统计分析

我们分析了北京师范大学10月到11月份的校园宣讲会情况。统计的总招聘单位数为63个,其中招教育学专业单位总数为9个,明确表明不招教育学专业单位数为8个,招聘学科教师的待定单位为46个。与此同时,在待定的学校中80.95%表示能够接受有辅修背景的教育学毕业生,16.67%表示完全无法接受。由此可见,首先,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企业中的就业前景是较为乐观的。虽然专业对口的工作数量较少,但是由于教育学作为文科专业,在招聘时该专业的学生仍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很多工作都对专业没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不会明确规定不招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其次,有辅修或双学位证书的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由于具有一定的专业学科背景,在就业时更具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对招聘岗位数目进行了分析,大多招聘教育学的岗位对招聘人数没有具体限制,而不招聘的岗位数为500个,待定(指招聘学科教师的岗位)为1978个,待定的岗位数中,13%的岗位数明确表示不接受教育学专业毕业生,余下的87%表示能接受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因此当前社会对于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还是有一定的需求的。

(二)原因分析

根据研究所得出的教育学本科生就业及需求现状,我们进行了分析并从学生个人,学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总结出相关原因。

1.教育学毕业生

教育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教育学毕业生对当前就业信息的了解不足,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很多毕业生在没有了解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就盲目悲观,因此在就业季的时候并没有积极去找工作;
其次,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在大学四年中所学的知识都是理论方面的,而且大多是属于社会学范畴的,具有抽象性,可操作性低,不能完全适应岗位的需要;
最后,部分教育学毕业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没有走到社会上进行实践,缺乏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

2.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当前用人单位对教育学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访谈过程中很多招聘单位负责人对于教育学存在诸多误解,认为教育学就是培养师范教师的专业;
其次,随着高校扩招,硕士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提出更高的学历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接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
最后,部分学校对专业对口要求较高,这些学校大多是高中或者重点初中等,为了学校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

3.学校

学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随着高校的扩招,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有了很大增长,毕业生就业竞争比之前愈加激烈;
其次,学校当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理论研究型教育学毕业生既缺乏学校需要的学科知识能力,也缺乏企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在大学四年中,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很少学习实用的知识,也很少参加实践活动;
最后,学校对与就业相关的指导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学生到了四年级才会通知参加一些重要的宣讲会,在之前的三年很少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相关指导。

四、结论及相关建议

我们根据以上教育学本科生就业及社会需求的现状和原因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用人单位对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有三种,包括经济型、事业型和行政型需求;
教育学专业在学科教师这个领域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很多学校都接受教育学的本科毕业时到其学校担任学科教师;
用人单位对教育学人才有一些共性的要求,如: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热爱教育,有较高的学历(硕士优先);
不同需求主体对教育学人才的要求呈现明显的不一致:学校要求应聘老师的毕业生有良好的学科知识能力,对专业对口的要求较高,而教育相关的企业更加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学生应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1.本科生应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例如在校期间可以利用地处北京的优势,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此外也要加强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能力,对于word、excel、ppt、简单的视频制作等要比较熟练;

2.学部本科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辅修或选修别的专业的双学位,教育学的本科生在学习教育学的基础上,再辅修一门基础学科,能够使自己拥有学科专业背景,在应聘学校教师时更具竞争力;

3.在学习之外,学生还可以积极寻找锻炼自己的机会,比如去公司实习,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了解自己未来应聘时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实践活动等,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等;

4.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也可以学习其他使用的知识,考取自己需要的证书。比如有的同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有的同学考取了会计证等,这些证书都能够在应聘时为自己增加获胜的砝码。

(二)教育学院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1.教育学院可以适当调整教育学本科生课程结构。在着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大背景下,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比如,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开设实用的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尽早了解就业情况,逐步发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教育学院可以给本科生积极的指导,让同学们了解辅修以及双学位的重要性,提醒本科毕业不读研的同学在大一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辅修或双学位专业,以增加其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3.教育学院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信息。除了各种讲座论坛外,学院的就业先锋队可以收集招聘单位宣讲会的信息,利用飞信平台及时传达给院里所有同学,使同学们在平时能够多了解社会需求,从而通过有方向性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4.学院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配备导师。毕业后继续读研的学生配备学术研究方向的老师,而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学生则配备与研究方向更具实践性的导师。通过不同导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在其大学生活学习期间得到更适合的指导,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调查研究目前社会对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求现状,为毕业生的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缓解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焦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要实现毕业后顺利就业,学院方面在加强指导的同时,学生个人的努力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大学中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加自己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91(26).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专科毕业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过度教育 知识失业 政策选择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具体表现为受过较高教育的人从事了可以由较低受教育程度的人就能从事的工作,或者受教育者的工资水平相较于其他时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不少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扩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过度教育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下降,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

过度教育的基本概念

对于过度教育的概念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J.毕晓普(J.Bishop)认为过度教育是指一个社会(或个人)拥有的教育超过了它(或他)的所需或所望。约翰·罗布斯特(John Robest)则认为“一个人获得的教育超过其职业通常要求的水平,便属于过度教育”。亨利莱文(Henry M.Levin)教授认为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被称作过度教育:

一是相对于历史上的较高受教育水平者,现在受相同教育水平的人的经济地位下降了;

二是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

三是工作人员拥有比其工作岗位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

达肯和霍弗曼(Duncan and Hoffman)将教育划分为个人所受教育及工作所需教育,工作所需教育是指从事某种工作实际需要的教育水平。当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时,称为“过度教育”;
反之,则称为“教育不足”。

综合以上概念的界定,本文认为,过度教育是指个人的受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从事了与自身受教育水平不匹配的工作,导致高才低就,或者出现了高学历失业人群,造成了人才相对过剩。

中国过度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一)中国过度教育现状

1.过度教育问题日趋严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高校招生人数不断上升。进入21世纪,高校继续扩招的势头更加明显(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我国2002年的招生人数为321万,到2010年扩招至627万,招生人数翻了近一番,年增长率达到8.73%.

表1:2002年~2010年中国高校招生人数统计

年份 报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

2002 527 321 60.91%

2003 613 382 62.32%

2004 723 447 61.83%

2005 867 504 58.13%

2006 950 540 56.84%

2007 1010 567 56.14%

2008 1050 596 56.8%

2009 1020 630 61.8%

2010 957 627 65.5%

人民网教育频道,,2010-2-22.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如表2所示)。近十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2007年以前稳中有升,但是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待业人数不断上升,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这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或者从事较低学历需求的工作,导致教育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表2:2001年~2009年高校本科毕业生招生就业统计表

毕业时间 人数 待业人数 就业率

2001年 115万 34万 70%

2002年 145万 37万 74%

2003年 212万 52万 75%

2004年 280万 69万 75%

2005年 340万 79万 76%

2006年 413万 91万 77%

2007年 495万 145万 70%

2008年 559万 173万 68%

2009年 611万 196万 68%

资料来源:大学生创业网http:///html/2009-12-21/44894.htm,2009-12-21.

2.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并存

(1)教育的局部过度与局部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总量过度,但仍处于局部过度与局部不足的尴尬局面。通过比较2007届~2009届各专业大类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见下页表3),我们可以发现:2009年,本科专业门类的就业率中,法学(82.3%)、教育学(83.4%)、农学(84.3%)和历史学(84.6%)的就业率水平明显低于平均就业率88%,并且从2007年~2009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在高职高专的专业大类中,法律大类(73.2%)、公共事业大类(81.2%)、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2%)以及医药卫生大类(82.2%)的就业率也低于平均水平85.2%。这就说明,无论是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还是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存在着教育不足的现象,这就导致一部分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匹配的工作,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

而通过综合比较全国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率(如表4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就平均值而言,学历越高,毕业生就业率越高。这其中的原因是,更多的高学历者进入就业市场,占据了原本由较低学历者就能担任的工作,形成了市场的“挤出”效应,造成市场就业总体学历水平拔高。但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2007年专科生的就业率高于本科生就业率0.7%,到了2011年则高了8%,并且比硕士生高1.4%。专科生的就业率一路攀升,而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就业率则有一路下滑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明晰地感受到盲目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过度教育现象的严重程度。

表4:2003年~2011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率(%)

年份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平均

专科生 33.8 56.5 70.3 66.3 76.7 60.7

本科生 75.7 72.1 69.6 67.2 68.7 70.7

硕士生 89.1 82.5 82.8 67.6 75.3 79.5

博士生 74.6 77.2 85.8 73.8 83.0 78.9

资料来源: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37.

(2)大学生就业出现明显“极化”现象

“极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发展极的聚集,劳动力资源的聚集也是“极化”的一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极化”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部门的集中,二是就业地域的集中。

2008年~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中(如表5所示),毕业生倾向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其中,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而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则更倾向于选择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另外,毕业生对政府机构和科研事业单位的就业热情并无减退,这从一直火爆的“国考热”中可见一斑。而对于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则明显偏低,使这一领域成为人才紧缺的重灾区。

表5:2008届~2010届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雇主类型分布*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个体

2008届 本28%专17% 本39%专60%

2009届 本28%专16% 本41%专62%

2010届 本31%专18% 本40%专63%

中外合资/独资 政府机构/ 科研事业 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

本17.5%专17% 本13.5%专5% 本2%专1%

本14.5%专14% 本14%专6% 本2.5%专2%

本17%专13% 本10%专5% 本2%专1%

* 本=本科毕业生 专=高职高专毕业生

数据来源: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资料整理.

就业地域的集征则更为明显(如表6所示):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主要倾向于流向副省级城市及直辖市,而地级城市及区县城市则较少得到毕业生的青睐。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成为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的首选之地,甚至在北京等地郊区出现了大学生“蚁族”,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表6:2008届~2009届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期望就业城市类型分布

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

2008届 本77.5%专69% 本85.5%专81%

2009届 本33.5%专19% 本42%专45%

地级城市 区县

2008届 本61%专63% 本30%专41%

2009届 本20%专26% 本4.5%专10%

* 本=本科毕业生 专=高职高专毕业生 2008届调查数据为多选结果,2009届调查数据为单选结果.

数据来源: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资料整理.

(二)我国过度教育的成因

1.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

(1)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人数众多,但由于基础教育只是普及基础性的知识,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缓慢,因此常常被政府所忽视;
而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立即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更加倾向于投入更多的资金扩张高等教育规模,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这就造成了高等教育投资过多,扩张过快,而基础教育则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局面,也埋下了过度教育的危机。

(2)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专业对市场的敏感度很高,一段时期内计算机、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一段时期内教育与管理类毕业生走俏。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要么传统守旧,专业设置基本遵循旧制,不按市场需求设置;
要么盲目跟风,大量扩招热门专业学生,导致市场需求过饱,埋下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危机。

(3)资源分配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的国家,东部地区的发展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所得到的各类资源自然也比中西部地区多出数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教育资源“东多西少”的分配状况也变得更加严重。东部地区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人才从趋于饱和走向过度饱和,高学历人才随处可见,而中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则相对匮乏。东部地区由于高学历人才众多,企业招聘时便自然而然提高了学历门槛,从而使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从事了学历要求低的工作,导致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而正是由于此种现象,又逼迫求职者们不得不提高自身的学历以增加求职的砝码,如此循环往复,导致过度教育愈演愈烈,形成了恶性循环。

2.企业用人观念不科学

市场的调节具有盲目性,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是导致企业提高入职者学历标准的一个原因。但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因素不容忽视——企业用人观念不科学。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都认为,员工的学历水平越高越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企业自身的水平,因此在招聘时故意提高入职门槛,招聘高学历人才从事本来由较低学历人才就能胜任的工作,造成“高才低用”的现象。长此以往,无论是较低学历还是较高学历的劳动力都无法获得与自身学历相匹配的工作,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求职者们只好无奈地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以谋求更好的工作岗位。这样,过度教育在中国愈演愈烈,造成高教资源以及人才资源的双重浪费。

3.个人教育及就业观念不正确

在西方国家,教育如果得不到充分利用,个人会考虑将投资投入到更加有利可图的领域,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需求的格局。但在我国,这种情况却并不多见。一方面,我国至今还保留着“学历崇拜”的传统,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普遍认为,学历越高,今后的发展越好。因此,在教育的投资上,整个社会都表现出毫不吝啬的姿态,很多贫困家庭砸锅卖铁也要供子女读大学,甚至攻读硕士。另一方面,受到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很多毕业生惧怕“毕业即失业”,果断选择继续读研或者出国留学,从而规避失业的风险。这种消极的就业观念虽然能让毕业生们暂时逃避,但毕业后,他们又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又会有很多人选择继续读博。这样的后果,虽然个人的学历水平上去了,但造成了高学历人才的相对过剩。于是,在毕业之后,这些高学历人才中的大部分只能“委曲求全”地从事本来可以由本科甚至大专生就可从事的工作。由此,过度教育只能愈演愈烈。

政策建议

(一)国家

一个国家人才结构应分为高、中、初三个能级别,其中应以中、初两种为主要构成部分。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人才需求结构,应该以普通中等教育、中职、中专、技校的多元发展为主,高等教育的精英培训为辅,而不是盲目地扩张高等教育规模,应该按照比例发展各类教育,实现人才结构的均衡发展。此外,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国家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这样,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才会不断趋于合理。

(二)高校

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所谓的“热门专业”,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本无可厚非,但毫无原则地扩招热门专业无疑会造成相关领域人才需求的过度饱和,而“冷门专业”则会遭遇鲜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十分不利于各学科的均衡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盲目设置使大量“热门专业”出现过多的相关人才,导致其中一部分毕业生无法获得适合自己专业的职位。因此,针对此类现象,高校应该明确意识到,盲目跟风设置和扩招“热门专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在人才培养机制上,高校应该考虑各学科、各领域的均衡发展,高等教育重要的不是“求量”,而是“求质”——培养素质更高的专业精英和未来的行业领袖。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高校也应该照顾到所有学科的均衡发展,而不要重此轻彼。

(三)企业

在现代社会,很多企业往往片面追求员工的高学历,而忽视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共存的局面。殊不知,企业的人才结构应该是多元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合理接纳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实行以岗定人和以人定岗的结合运用。一个成功的企业,员工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应该呈现金字塔的形状。金字塔顶端的企业高层次管理人员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1/10,其学历应是企业内部最高的;
金字塔中部的中层管理人员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2/10,其应该具备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
金字塔的底部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7/10,具备中专或职业教育学历即可。因此,在招聘时,企业应该按照不同岗位的职位需求选择各种学历层次的员工,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个人

个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学历越高,以后的前程就会越好。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此外,虽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个人也应该勇敢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利用自身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经过在职场上的摸爬滚打,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及素养。在工作了一定年限之后,可以根据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选择继续深造的专业,明确自己的发展道路,做到从容且不盲目。

参考文献:

[1][美]卡诺伊·马丁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64.

[2]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3.

[3][美]亨利·莱文著,曾满超等译.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教育决策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22.

[4]Duncan,Hoffman.The Incidence and Wage Effects of Overeducation[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81,(1):75-86.

[5]李少元.教育经济纵横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76.

专科毕业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

就业准备;

就业期望

一、引言

《云南省事业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云南省将重点发展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到2020年,每县至少创建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
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
人口较多村社设立农村幼儿园,偏远、人口分散地区开展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工作①。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之后都想进入公立幼儿园,而民办幼儿园的老师考不上公立幼儿园,暂时留在民办幼儿园,所以民办幼儿园招不到优秀老师,或者是来了也留不住,这些情况使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设有本科和专科,而无论是哪个班级都只有少数的几个男生,可是现在保山地区的幼儿园却希望能聘用到男的幼儿教师,所以男生进入幼儿园的机会明显高于女生,但受到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毕业生存在就业期望过高,眼高手低的情况,导致许多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条件相差甚远,这也导致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选择其他行业,有甚者则在家待业。

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准备与就业期望调查研究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等进行分析研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准备与就业期望的现状。首先选取保山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7级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自制问卷“保山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准备调查表”,并将问卷分发给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问卷80份,其中包括大专毕业生有效问卷38份,本科毕业生有效问卷42份。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保山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的认识;
第二部分是了解保山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准备,包括专业技能的认识与准备;
第三部分主要调查保山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其中包括对工作地区和薪水的期望等;
第四部分是开放性问题,了解一下学生们觉得在大学生活中,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期望。在被调查的2017届毕业生中,女生所占比例达到95.3%,远远超出男生比例,大部分同学家庭经济处于一般或以上水平,觉得自身综合素质一般或较强。

(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的了解与态度分析。

就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对学前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从一定程度上肯定自己所学专业,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前提。当今社会发展的今天,学前教育得到广大关注,国家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也比较高,投入力度大,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选择及发展道路。只有对学前教育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才能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选择就业。

1.升学与就业选择。

面临毕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选择就业还是继续升学上有不一样的见解,且大专学生与本科学生选择也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50%的专科毕业生选择升学,认为专科的知识不能满足自己,自己应该学到更多知识,想要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会觉得学历的不一样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所以他们选择读专升本,考一个自己喜欢的本科级院校,继续深造;
49%的专科毕业生选择就业;
1%的是不确定,没想好自己是要选择就业还是升学。而本科班的毕业生们,只有12%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87%的本科毕业生觉得,只要找一个工作就可以了,自己没必要浪费三年的时间,也没必要浪费钱;
也有1%的不确定自己要干什么。

2.对当前就业总趋势的认识。

调查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与本科生对就业前景的认识也不一样的。

由于毕业生们关注的点不一样,所以对就业总趋势的认识也就不一樱但总体来说,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大多数认为学前教育的就业前景还是可观的,43%的专科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就业前景很好,67%的本科生毕业生也觉得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很好,现在在云南,幼儿园越来越多,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这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看到了就业的希望;
而随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不断增多,很多幼儿园教师又是饱和的状态,这也使32%的专科毕业生和26%的本科毕业生觉得其实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一般;
觉得就业前景不好和不清楚,自己不关注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毕业生也有一定的比例。

(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准备。

1.就业信息准备情况分析。

对就业信息的关注,决定了对就业的准备,在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更注重理论知识,而专科则专业知识技能扎实,而对就业信息的关注是自己对就业的一个认识,少数学生在自己高中毕业步入大学的那一刻开始就能知道自己以后要什么,就会朝着那个方向不断努力,为就业做好准备;
但是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是盲目的,对将来感到迷茫,没有一个好的认识,当真的该毕业了,却又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

2.就业准备的态度与知识技能的准备。

“态度决定成败”,有良好的就业态度是很重要的,大多数毕业生对就业准备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专科毕业生中,100%的毕业生都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本科毕业生中,88%的毕业生也有着积极主动的就业准备态度,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都没有同学是消极对待的,说明大家都对就业有着好的期望,而部分本科毕业生,没认清自己,7%的毕业生选择了从众的心态,有5%的则觉得无所谓。

由于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在就业中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在就业中知识技能的准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由于幼儿教师面对的主要对象师幼儿,这一主体的特殊性要求幼儿教师全面发展,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专科中61%的毕业生认为专业知识技能强是就业的关键,53%的本科毕业生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决定就业的是专业知识技能;
23%的专科毕业生和21%的本科生则认为成绩好证书多才是王道。

(三)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

1.对工作地区的期望。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一线发达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都出现了许多公立、私立的幼儿园,一些早教机构也驻扎在云南的各个地方,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们也有了不一样的期望。由于本次调查的毕业生们大多数为云南省内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毕业生,他们期望就业的地区相对集中在家乡所在地与二三线城市,且公立幼儿园居多。

2.就业薪水的期望。

薪酬是现在毕业生们就业的关键,但目前学前教育仍然处在教育事业的薄弱阶段,相比较其他教师来说,薪酬相对较低,专科毕业生们受到学历的限制,75%的毕业生期望薪金为2001-3000;
3001-4000的占18%;
4000以上的占7%;
本科毕业生中,期望薪金在2001-3000的占51%;
3001-4000的占46%,4000以上的仅占3%;
2000元薪金的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都没有。

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们对自己工作的期望还是比较高,都有自己的标准。在调查中还显示,对于毕业生来说,他们对第一份工作的认识,无论是大专还是本科百分之九十几的毕业生都认为第一份工作均是他们先就业后择业的基础。其他同学则认为第一份工作,应该积累经验为以后创业做准备或者一直待在这个工作单位,对自己没其他影响。总的来说,大部分毕业生们对自己就业还是有很大的信心。

三、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保山学院2017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准备与就业期望的调查分析,再结合社会就业实际不难看出,保山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比实际情况过高,而造成就业期望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家庭经济情况与观念的影响。

本次的调查对象均为90后,且家庭经济情况都处于一般及以上水平,大家也觉得自己的经济情况还可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家在选择就业时对薪水的要求。在调查中大多数毕业生觉得自己应该获得2000元以上的工资待遇,而且还希望幼儿园能包食宿。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目前普遍偏低,基本不能为教师提供教职工宿舍,饭的话由于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三餐,所以教师的三餐基本可以在幼儿园解决。幼儿园教师目前在人们的心中地位还是比较低,而且好多毕业生家长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公立幼儿园,觉得稳定有保障;
而民办幼儿园就出现了招不到优秀教师或者有教师也留不住。因为这些原因,许多毕业生就出现找不到工作或者在家待业的情况。

(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通过调查,学生觉得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各专业技能虽然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但很少有机会运用在幼儿园中,这些与幼儿园的实际教学存在脱节现象。

对就业指导而言,学校虽然安排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但这类课程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涵盖面太广,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大部分学生眼高手低,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自身能力与就业期望不成比,不能从实际出发,对自己过于自信,觉得自己知识技能储备量已经足够在幼儿园中使用。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知识面必须广,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做到与时俱进,不能总是一成不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其次,幼儿园是一个责任大,工作量也大的单位,面对幼儿这一特殊群体,教师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来对待幼儿。许多毕业生给自己定位太高,责任心太弱,缺乏耐心,认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强度与工资水平不成正比,一些保育的工作不愿意去做,觉得小孩子只要在幼儿园吃好、睡好、玩好,学不学得知识无所谓。因为有这些思想,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又过高,导致他们找不到一份自己满意合适的工作。所以,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的就业期望,才能让自己顺利就业。

四、建议与对策

(一)学生方面。

首先,给自己正确的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能正确认识自己,能在大学期间积极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发展趋势,通过正确认识专业发展,在知识技能方面做好储备,加强专业基本功训练;
其次,不和同学在专业技能上攀比,即使拥有比别人强的技能也不骄傲,踏踏实实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只有拥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家长方面。

转变传统观念,支持孩子创业,能接受孩子先就业后择业,改变只有进公立幼儿园才是最好的,改变“铁饭碗”这些观念。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毕业生都特别在意家长的看法,会听从家长的安排,忽视自己内心正真的想法,在家长的影响下,他们就形成了和自身实际相脱离的就业期望②。所以,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支持他们的想法,别总是让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设定的路线走下去,不管孩子的想法。

(三)学校方面。

1.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大一新生时就能与老师和有过实习经验的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知道更多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信息。

2.学校应该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加强实践,突出特长,能让学生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更好的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在践中学习进步。

3.应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开设课程,从学生实际出发。可以在每个学期期末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信息统计,了解学生需要,增加一些课程,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4.技能方面,应该加强,可以相应增加钢琴、舞蹈、声乐课程,一星期两节课,不能让学生很好的把握;
虽然大一大二学习了钢琴、舞蹈技能,但是到大学后期,学校不能很好的提供硬件设施,使得学生部分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巩固。

(四)政府方面。

保山学院位于云南省西部,属于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政府对该地区的教育投入相对较低,发展不完善。国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在国家虽然颁布许多文件支持学前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国家应该完善学前教育发展体制,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投入,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给予大量支持,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好更多的平台。

五、结语

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对师资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③。无论是大专生还是本科生其最终目的就是就业,就业准备与就业期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有符合自己的就业期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在校园生活中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积极为就业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让自己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赵丛蓉.苏北地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研究[J].江苏:江苏大学教育学院,2009,(5):125-126.

[2]张晓丹,赵锡奎.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3]张思.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问题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版,2004,21(3) :114-118.

[4]唐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1,33(2) .

推荐访问:专科 毕业 教育 专科毕业教育总结【五篇】 专科毕业教育总结(精选5篇) 大专毕业教育心得体会800字